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今天已是农历十月初三,11月22号,立冬节气已成为过往,今天将正式迎来下一个廿四节气-小雪,小雪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名第20位,也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240°时,便进入小雪节气,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

在《孝经纬》中,对小雪的解释为:"(立冬)后十五日,斗指亥,为小雪。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时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其意是说,"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但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用"小雪"来比喻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所以,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降水量增多。

可见,"小雪"节气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并不是表示这个节气下很小量的雪,所以节气"小雪"与我们平常说的天气中的"小雪"没有必然联系。小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反映气温与降水量。而天气预报中的"小雪"是指降雪强度较小的雪,这点大家应知晓。

小雪节气也有许多习俗,如,"小雪收葱,不收就空。"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其中小雪腌菜,主要是我们北方地区,由于小雪过后,天气开始寒冷起来,因而气温比较低。

此时,腌菜再不会发霉变质,而在南方某些地方,在小雪前后还有吃糍粑的习俗。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是用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小雪酒是在小雪后,用新粮食酿酒,所谓"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而今年小雪节气不一般,比较特别,今年有闰六月,由于阳错阳差,今年小雪节气在农历十月初三日上午9点交节,按农历来说,比往年来早了近半个月时间,属早小雪,上午小雪,也在农历单日交节,民间有"上午小雪,冻死老牛""小雪逢单,冬天雪堵门"的说法,看来,今年冬天冷得早,冷空气会提前南下,这样一来,冬季的低温时间相信会拉长。这个冬天要比往年更加寒冷。

再者,咱农民最关心的是随后的天气冷暖变化对来年庄稼收成的影响,记得小时候在农村有经验的老人经常说"最怕小雪节气一日晴"今日到了小雪节气,晴天有啥预兆?为何怕?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祖宗是怎么说。

小雪见晴天,有雪到年边。

这句老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小雪节气当天出现大红太阳的晴好天气的话,那预示此年冬天冷空气来的少,雨雪偏小,整日阳光普照,气侯干燥,而且这雨雪偏小的天气持续时间长,一直到冬未春初的春节前后,才会有可能出现飘雪天气,可见此年冬季出现了严重的"冬旱″,由于整个冬天不见雪,所以天气比较暖和,不太冷,也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这个冬天出现了"暖冬″现象

其中,前一句"小雪见晴天大,"中的"小雪″是指小雪节气,"见晴天"是指当天出现了大晴天,后一句"有雪到年边"是老祖宗贯用的衬托手法,寓意此年雨雪偏少,冬天不冷,比较暖和。

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

‌这句老话整体的意思是说,如果小雪节气当天出现飘雪天气的话,那预示接下来的整个冬季的雨雪天气会非常多,相应这个冬天特别寒冷,是一个寒冬,由于下雪多,来年融雪水既可以补充土壤墒情,缓解春旱,又因积雪疏松多孔,能隔绝冷空气保护作物根系,因此在冬天对小麦有保暖作用,这对小麦安全越好非常有利。民间就有"瑞雪兆丰年″的说法,说明冬天雨雪多,来年小麦会获得大丰收。

写到最后,由上面农谚可知。如果小雪节气当天出现大晴天的话。那预示此年冬天不太冷,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这个冬天出现了暖冬现象。

俗话说"该冷不冷,不成年景″,这种暖和天气虽然对人来说有好处,不会担心因寒冷而怕受冷冻。而对越冬农作物的安全过冬却非常不利。

因天气暖和容易造成病虫害滋生,越冬作物出现冬前旺长的现象,最终导致来年庄稼会减产欠收,所以农民非常怕小雪节气出现无雨的大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