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上台后,多次对华抛出橄榄枝,并且不厌其烦地强调自己要尽快完成访华之行,为日中关系铺平道路。可我们没等来石破茂的访华消息,反而确定了他要去华盛顿"求见"特朗普的行程安排,这次美日所谈及的话题,又会有什么呢?为什么说钓鱼岛,或将被美日做文章?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日本首相石破茂将于2月6日访问美国,成为特朗普第二任期时会见的第二位领导人。这件事儿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特朗普政府的外交侧重点,以、日将会是美国重回门罗主义后的重点合作对象。
在抵达华盛顿之前,石破茂还特意召开了长达3小时的准备会议,参会人员云集了当前日本政府的主要高官。石破茂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而特朗普也没让其失望,美日共同声明将涉及安全、经济以及对华政策,包括"核武威慑"等敏感红线。
其中,就关税、军费等问题,石破茂会作出怎样的让步还不得而知,并且这次停留华盛顿的时间很短很短,仅有完整的一天。参考特朗普第一任期时的美日关系,未来4年并不会是一直保持乐观的。
首先,特朗普很喜欢"强人政治",也就是会与较为强势的领导人保持友好、稳定的政治关系,哪怕国家立场是敌对的,例如特朗普与普京。那么放在欧盟身上也是如此,他与内塔尼亚胡就是最好的例子,而相较于执政基础较为松散的一部分领导者,例如欧洲就很不感兴趣,总是消极对待。
石破茂本人是怎样的政治根基大家都有目共睹,因此在日方前两次流露出访美意愿后,特朗普总是冷遇。即便日本已经"改朝换代",但特朗普还是谈及日本,就必提及安倍晋三,可见从个人角度他对于石破茂的不上心。
即便特朗普是一个个人色彩十分鲜明的领导人,但涉及国家利益,还是无法完全贯彻个人意志,何况石破茂似乎拿出了让美国无法拒绝的"诱人条件"。
在美国防长海格赛斯上任之后,曾致电日本方面对钓鱼岛问题作出明确表述,声称该岛的归属权问题将受到美日安保条约的管辖。类似于拜登政府对菲律宾的承诺,美国是想再次炮制一出地缘政治闹剧,试图带来分化压力、制造谈判筹码。
这对于特朗普而言,或许是个意外之喜,因为就石破茂之前的态度来看,都在有意识地与中国缓和关系,未必会在芯片制裁与地缘政治方面死心塌地站在美国一边。结果石破茂直接在最敏感的红线问题上,给美方开了个口子,这会如何影响到地区局势与中美日之间的关系?
日本的角度一直就是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在金融货币以及最重要的防务安全上,命根子死死地被美国拽在手里,但中日关系又是非常典型的"政冷经热"。那么在"特朗普2.0"时代,石破茂承接下日本命运,能不能玩得转大国平衡这一套就显得十分重要。
之前石破茂刚上台之际根基不稳,是中国敞开了口子,达成些共识能让其站稳脚跟,但这引起了自民党党内与一部分在野党的强烈不满。这也是日本国内很传统的一种政治声音,认为"亲中疏美"肯定会遭致祸事,而石破茂在这种背景下,就必须要率先访问美国。
再者,日本外相岩屋毅在参加特朗普就职仪式后,还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进行包括"四边安全对话"的紧密会晤。越发频繁的互动,似乎让美日隔阂消除不少,也给首脑会晤奠定了基础。
至于石破茂后续会不会改弦更张,继续走岸田文雄的老路,就看在共同声明中的具体内容。如果石破茂再度被美国战略绑架,自主性再次被打压,那么我们也不必留有情面,一旦对方有动作,势必要彻底解决钓鱼岛问题。
在这件事上,海警与解放军行动绝对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因为美日安保条约的现实政治意义是远远高于美菲安保条约的。如果连日本都不能保护,美国又有什么资格去吹嘘将捍卫菲律宾的"安全"呢?
当然,考虑到许多现实利益,石破茂大概率还是会在中美之间徘徊。如果是这样情况,我们倒也乐见其成,毕竟我们是主动破局的人,真正该着急的是包围圈松动的人,这种状态持续越久,我们掌握的主动权就会越多。
我们关注的重点,应该放在石破茂会不会踩到红线问题上,钓鱼岛、历史问题以及台海,这3条红线才是决定我们是否要付诸行动的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