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俄罗斯国防部表示,俄军在库尔斯克地区的指挥所遭到了乌克兰军队的袭击,包括俄海军副总司令古德科夫在内的11名俄罗斯军人牺牲。有一种说法是,乌克兰用美制"海马斯"发射战术导弹,完成这次袭击。
那么对于这条消息怎么看呢?首先,俄军指挥部被袭击,这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跟之前以色列把伊朗军队指挥所"一锅端"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当时,有分析就认为,以色列之所以能取得这么一个巨大战果,是因为它对伊朗的渗透非常厉害,所以才能趁着伊朗军队高层开会的时候一网打尽。那么现在俄军指挥所被袭击,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两点问题:第一,乌克兰对俄罗斯的渗透也非常严重,最直接的证明就是,从军事博主,到军方高层,甚至是外国记者,都曾在俄罗斯的土地上遭到过乌克兰军队的袭击,至于俄军的战略资产,比如黑海舰队旗舰、边境导弹阵地更是接连被炸。如果俄罗斯不肃清国内形势的话,未来乌克兰类似的行动一定还会继续发生;第二,美西方情报这只幕后黑手绝对没闲着,如果没有美西方的卫星盯梢、电子监听和精准情报支招,乌军能掐着俄军将领齐聚指挥所的点儿发动袭击?
其次,军方大将古德科夫被乌军"斩首",俄罗斯这口恶气能咽下去?绝不可能!更何况,被打死的古德科夫是谁?那是被俄总统普京亲手提拔、寄予厚望的心腹,眼看就要大展宏图,结果被乌克兰一锅端了,这不光是在打俄军的脸,更让普京的面子没地方放。可以看到,听到这一消息后的普京,立马就选择复仇,轰炸乌克兰首都基辅。按照乌军方的说法,俄军这一次空袭主要针对的是基辅的机场,使用了接近20枚导弹,以及50余架无人机。俄罗斯为啥要盯着乌克兰的机场炸?不排除是因为基辅的机场是北约军援的空中走廊,俄罗斯这是想进一步限制乌克兰获得援助。但问题是,发射导弹容易,有没有效果又是另外一回事。更多的情况下,北约还是通过铁路的运输方式向乌克兰运送军援的。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上月底,俄罗斯曾向乌克兰发动了大规模空袭,重点打击目标异常集中,不在乌东地区而是在乌克兰的西部。俄罗斯为什么要猛攻乌克兰西部?有个说法是,俄军发动的空袭摧毁了乌总统泽连斯基的秘密地堡。如果消息属实,那这绝非普通军事行动,分明是莫斯科给泽连斯基的"斩首式"警告,泽连斯基已经迎来生死局。
那么泽连斯基会怎么做呢?反手就签总统令,把《渥太华禁雷公约》撕了。这个雷指的是地雷,该公约其实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毕竟地雷这种武器无法区分士兵与平民,一旦触发,无论孩童还是军人,杀伤效果并无二致。更关键的是,地雷具有隐蔽性强和危害持久的特性--战争时期布设的雷区,往往在冲突结束数十年后,依然威胁着平民的生命安全。所以泽连斯基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在警告俄罗斯,别再对乌克兰紧紧相逼,否则他就会在乌克兰的地下埋雷,即使未来俄军占领了部分乌领土,这些看不见的致命陷阱,将使俄方无法安稳地控制、经营这些区域。说白了,这就是"焦土战略"的升级版,但泽连斯基别忘了,现在埋下去容易,未来乌克兰如果想收复失地,排雷的艰巨任务和误伤返乡平民的风险,将由乌克兰自身承担。北约或许能源源不断提供武器弹药,但绝无可能替乌克兰清理未来数十年的雷患。这步棋,是乌克兰以国土的长期安全为抵押,换取眼前的战略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