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以色列不打算走了。"
就在全球关注停火与人质谈判之际,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公开宣布:以军将在加沙走廊、黎巴嫩、叙利亚的"安全区"维持驻军,不设时间表,也不撤离。
这意味着,当前已经极度紧张的中东局势,正在向更加危险的方向推进。
以埃边境
根据卡茨声明,不论是"临时"还是"永久",以军都将驻扎在这些缓冲区中,作为"保护以色列平民社区"的屏障。换句话说,以色列打算将战火中的"前线"长期前移。
但这番话,引发三大震动:
对哈马斯的谈判几乎等于宣判死刑
哈马斯方面早已明确表态:"不全面撤军、不断火,就不放人质。"如今,以色列明确拒绝撤出,哈马斯手中仅存的谈判筹码也被彻底压碎。
这意味着,剩余几十名以色列人质的命运,或将陷入极度危险的僵局。
人道援助全面封锁,加沙濒临灾难边缘
更令人震惊的是,卡茨还表示:以色列将"无限期阻止人道援助物资进入加沙",这是"施压哈马斯"的一部分手段。
自3月初起,加沙已有一个多月未能获得大规模救援,联合国多次警告:"这是自战火爆发以来最严重的人道危机。"
卡茨此番言论,等于直接承认:阻止救援,是战争战略的一部分。
区域战争风险拉高
黎巴嫩与叙利亚都已公开指责以色列的驻军行为是"赤裸裸的非法军事占领"。一旦黎巴嫩真主党或叙利亚新政府采取报复行动,中东冲突可能从"巴以战争"演变为全面多线战局。
目前,美国虽表面上呼吁停火,但对以色列的强硬立场并未明确反对。这也使外界普遍质疑:以色列是否获得了"默许"或"背后撑腰"?
从人道援助的阻断,到三线驻军的确立,以色列的态度已经从"围剿哈马斯",演变为对整个地区秩序的重新划线。
这不仅让停火希望遥遥无期,也可能让整个中东的局势滑向更深的深渊。
当以军拒绝撤退,不再谈判,未来还能谈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