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轮泰柬边境冲突中,柬埔寨自认为吃了亏。不仅丢了茄子山这处战略要地,导致领土缩水,还在泰军的空袭下损兵折将。
如今,泰国在相关区域架设防御屏障,想以此固化上一轮冲突的战果。然而,柬埔寨民众用木棍和弹弓进行阻挠,泰国警方随即开火还击。
据联合早报9月18日报道,当地时间17日,泰国防暴警察向柬埔寨示威者发射催泪瓦斯和橡皮子弹,柬埔寨方面则用木棍、石块和弹弓还击。
这场冲突造成至少28名柬埔寨人和5名泰军士兵受伤。这是自7月底双方宣布停火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局势升级,也让脆弱的和平协议再度岌岌可危。
冲突的导火索看似简单,说白了就是泰国设立的铁丝网。泰国军方从8月开始在这一地区架设铁丝网,用作划定边界范围的屏障。但就是这些冰冷的金属网,点燃了双方的怒火。
泰国外交部在9月17日深夜发布的声明中指责柬埔寨示威者破坏泰国路障,违反多项泰国法律。
声明强调:"泰方官员在整个事件中保持了最大程度克制,且多次向柬埔寨国民做出解释和说明,整个行动完全在泰国境内展开。"
泰国陆军发言人温泰·苏瓦里还表示,柬埔寨"利用平民进行挑衅示威",而柬军对此"漠不关心"。
然而,柬埔寨方面的说法截然不同。柬方指责泰方"单方面越界",试图非法设置铁丝网。
柬埔寨信息部长尼斯·切克特拉称,泰方使用催泪瓦斯、橡胶子弹与震爆装置对付柬埔寨平民,构成严重挑衅行为。
由此可见,泰国和柬埔寨的边境冲突,已经成为了越搅越乱的一笔烂账。
泰柬边境争端并非新鲜事。两国边境绵延共817公里,法国在1907年殖民统治柬埔寨期间首次绘制边界地图,但部分路段迄今仍未划定清楚。
这份殖民时期留下的遗产,成为后来持续争端的根源。最具争议的是柏威夏寺地区。1962年,国际法院判决柏威夏寺归柬埔寨所有,但泰国民意始终视其为"失地"。
勘探显示,争议区蕴藏丰富资源,这使两国领土问题进一步白热化,最终爆发军事冲突。
这次冲突并非孤立事件。就在今年7月,两国曾爆发为期五天的激烈交火,造成至少48人丧生,数十万人被迫撤离。
当时的情景比现在更加惨烈。泰国《民族报》报道称,双方在泰柬边境柏威夏寺附近发生交火。
《曼谷邮报》称,柬埔寨发射的BM-21火箭弹甚至落在泰国乌汶府南元县的3处平民区,促使泰国紧急采取疏散行动。泰国公共卫生部报告13人死亡、33人受伤。
那场冲突最终在马来西亚的斡旋下,于7月28日达成停火协议。但显然,这份停火协议脆弱得不堪一击。
人们看到,和平经常是稀缺品。边境冲突往往没有赢家,泰柬两国都是东盟重要成员,本应共同致力于区域和平与发展。持续的冲突,只会让两国人民付出更大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