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民以食为天",其后又有了"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以和为贵,和以筵为尊"。
在这个以人情往来为主的社会,一张圆桌,一顿饭,是维系情感的最有效的方式,吃饱喝足后,人也变得更亲近了。
在我国不论大小事情都要设宴庆祝一番,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农村的酒席和城市的酒席有很大的区别,农村酒席一般3天,全村人都去帮忙,闲了聊聊家常,吃饭时,就是要讲究"热闹""喝酒",一顿饭,吃两三个小时。
而城市吃酒席,到了宴会上有可能一个人都不认识,自己随便找个地方玩手机,打发时间等待吃饭,吃完快速离开,在此期间几乎和别人没有交流,看似热闹,实际上很冷漠,已经失去了宴席最初的味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热闹的农村宴席逐渐向城市酒宴偏移,热宴逐渐变冷宴,有一部分人大都是踩点去吃饭,吃完就走,导致现在农村酒席出现,饭菜剩不少,白酒啤酒没人喝的"怪象",出现这一"怪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关于这个问题,小编还和朋友讨论过,也曾做过小范围的调查,得出以下几个原因:
①劝酒的人少了
以前的农村酒桌上,各种各样的劝酒,层出不穷,而随着酒桌上事件频发,酒桌上"不喝就不给面子"的人变少了,喝酒变得比较随心所欲,想喝就喝两口,不想喝酒就意思一下,足够热情诚心就好,大家互相不为难,最重要现在酒桌劝酒出问题,可是会有官司债的,所以很多人都不再极力劝酒,以免惹祸上身。
②在吃喝上更讲究了
在以前生活水平比较低,大家的最基本追求就是吃饱喝足,所以借着酒席,肉要吃饱,喝要喝足,也相当于是改善生活。
而今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大家的生活过得更精细了,平时自己家里也不缺好酒好菜,所以去了酒席上,菜好吃就多吃两口,酒就随便意思一下,毕竟自己家里的酒远比酒席上好,你不必要没有见过世面一样喝。
除此之外,农村酒席上酒水用量大,所以酒水的质量并不是特别高,因为预算有限,而且农村酒水很容易有劣质酒混杂其中。就算是不懂酒的人喝,两口之后觉得不好喝,也就不再继续了,而经常喝酒的人,对酒有一定的判断力,看看酒水品相,就知道好坏了。
③开车参加的人多
现在很多人生活水平提高,为了方便出行,很多都买了私家车,而为了安全问题,大多数人都严格遵守开车不喝酒的原则,所以在酒席上,就是和同村人喝茶聊天。
总而言之,农村酒席上,喝酒的人减少,开始正常,和社会发展有必然的联系,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只要人情不变淡,喝多喝少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