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据香港《南华早报》1月24日报道,欧盟将针对所谓立陶宛遭受的"经济胁迫",重启其在世界贸易组织(WTO)针对中国的诉讼案件。欧盟委员会当天声称,已要求日内瓦的贸易法庭恢复审理此案,从而结束了过去一周关于其是否会让该案件失效的种种猜测。

2022年初,欧盟替立陶宛出头,诬告中国针对其成员国采取所谓"歧视性贸易"做法,向WTO提起诉讼。中方当时则明确表示,中方一贯按照规则行事,"提醒欧盟方面明辨是非"。两年后的2024年1月底,欧盟以"技术原因"暂停了与中国的WTO诉讼程序。

报道称,案件之所以搁置至今,是因为欧盟仍未找到能够指控中方进行歧视性贸易、政治胁迫立陶宛的直接证据,同时也无法说服第三国企业公开作证。而另一方面,立陶宛仍在"拱火作妖",欧盟也在特朗普重新上台后,希望将这起涉华案件作为与之谈判的筹码之一,展现其"对华强硬"之姿。

立陶宛对华出口额,数据来自欧盟统计局。 彭博社制图

早在2021年8月开始,立陶宛政府就一再冲到"反华前线",频繁炒作涉台问题,不顾中方严正抗议和反复交涉,允许台湾当局在其首都维尔纽斯设立所谓"代表处"。中方随即不断升级反制措施,将与立陶宛双边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驱逐"立陶宛驻华大使,并召回驻立大使,中立关系自此陷入冰点。

争端期间, 立陶宛方面污蔑称,"中国大陆海关似乎已经把立陶宛从系统中移除",还谣称中方要求跨国公司在立陶宛和大陆市场之间二选一。我外交部多次予以驳斥,强调中方一贯按照WTO的规则办事。

没多久,欧盟"下场"替立陶宛出头,在2022年1月向WTO提起诉讼,反将中方正当维护自身权益的行为诬称为"歧视性贸易做法",并声称这打击了立陶宛和欧盟其他地区的出口商。当时,欧盟宣称已经掌握了中国对立陶宛实施"胁迫"的相关证据。

2024年1月25日,欧盟突然以含糊不清的"技术原因"决定暂停诉讼,这起涉华案件随之进入一年的暂停期。按照WTO的规则,一年之后,即2025年1月24日,如果欧盟在当天结束前选择不要求恢复诉讼,该案将在到期后自动失效。

彭博社报道称,欧盟一年前因缺乏证据要求暂停诉讼,"他们希望在没有强有力证据的情况下避免在世贸组织落于下风"。《南华早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去年1月呈交第二批证据时,由于缺乏中方以国家主导行动的直接证据,欧委会的律师建议撤销案件。此外,布鲁塞尔方面也无法说服第三国的企业公开作证,证明他们曾被鼓励在对华出口中不使用立陶宛的零部件。

报道称,目前尚不清楚欧盟是否已经找到了"新证据",但恢复诉讼程序并不要求其立即提交新的材料,而欧盟的这一决定,是在立陶宛施压不要放弃此案之后做出的。

当地时间1月19日,立陶宛总统瑙塞达接受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台(LRT)采访时,隔空喊话欧盟委员会"不要放弃",继续推进诉讼程序。"我明白提出证据并加以证实并非易事。但这肯定在欧盟委员会的能力范围内,所以我们鼓励它不要放弃,继续调查并期待积极的结果。"

立陶宛总统瑙塞达 资料图

冲在"反华"第一线的前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也从中拱火,在社媒发文讽刺布鲁塞尔"窝囊",指责其不等待官方裁决就先一步退出战场,是放弃捍卫单一市场、开先例允许中国"欺凌"成员国的行为。

这名惯常讨好美国的立陶宛政客还挑唆称,欧盟此举不仅助长中国的"恃强凌弱",还在不合适的时间冷落美国。他煽动称,"如果我们想说服特朗普以更加怀疑的态度看待欧洲,那么现在向中国投降会是个好办法。"

美国新一届政府虽未公开置评,但港媒引述美媒报道称,特朗普团队认为这是欧盟向中国"屈服",并暗示欧盟如果想在涉华问题上同特朗普新一届政府合作,最好表现出在应对所谓中国"威胁"时,他们是认真的。

《南华早报》指出,事实上,布鲁塞尔方面的人士普遍认为,欧盟在该案中根本是"底气不足"、"无法在WTO规则之下站住脚",但还有很多人也认为,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就职的同一周放弃该案,会向华盛顿方面传达"错误的信号"。

欧盟希望说服特朗普,表明自己在对待中国方面已经变得更加强硬,并希望与他携手合作,制定一些针对中国的政策原则。尽管特朗普对WTO规则并不怎么重视,但人们担心,如果不继续跟进这一案件,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给特朗普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