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华盛顿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内,特朗普签署了一份被外界称为"经济核弹"的行政令。这份文件宣布对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征对等关税,其中,中国首当其冲,被征收34%的高额税率。特朗普的逻辑简单而粗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每年高达数千亿美元,必须通过关税手段"清零"。

面对美国的关税霸凌行为,中国也是迅速出手反制。在4月4日当天,商务部、海关总署等部门相继宣布了对所有美国产品加征34%关税,并限制稀土材料出口、将美国多家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多记反制重拳。

这一组合拳可谓直击美国要害。首先稀土是制造隐身战斗机、导弹防御系统的核心材料之一,中国控制着全球90%的精炼稀土供应。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紧急评估供应链风险,其CEO坦言:"短期内无法找到替代来源"。

而在中国宣布进行反制后,美国股市当即作出反应,比如在2天内蒸发6.6万亿美元,创下新的历史纪录。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就评论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把美国经济推向悬崖。更讽刺的是,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成为实际买单者。不论是从服装还是到电子产品,美国民众的生活成本将因关税而飙升,全美零售商联合会更是警告:美国小企业主正面临破产潮,美国梦也正在走向破碎。

美国总统特朗普

但尽管如此,一系列反制却似乎并没打疼特朗普政府,特朗普在4月6日接受美媒采访时宣扬言,除非贸易逆差消失,否则不会与中国达成协议,甚至将关税比作"良药",认为短期内的市场波动是"吃药的阵痛"。

另外,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不仅针对中国,也挥向盟友。欧盟被加征20%关税,加拿大钢铁业遭受重创,韩国被迫承担更多驻美军费。然而在这场危机中,一些国家却选择绥靖。比如印度主动降低美国商品关税,越南承诺减少对美贸易顺差,甚至还提出了"零关税"。韩国则在考虑开放农产品市场。

中美两国

但是历史的教训历历在目: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引发全球贸易萎缩60%,最终加剧了大萧条;日本1985年签署《广场协议》后,经济陷入"失去的数十年"。正所谓"割肉饲狼只会让霸权得寸进尺",欧盟和越南的的遭遇,就印证了这一点,即便此前妥协换取钢铝关税豁免,特朗普仍在2025年恢复征税,欧盟被迫启动报复措施。同时越南呢,提出零关税对美作出巨大让步,但美国的回应却是:这远远不够。

而面对美国政府的施压,中国展现出坚定强硬的立场。4月7日,外交部记者会上,有记者就提问在什么条件下,双方才会举行谈判呢?中美领导人是否会在近期就此事进行会谈?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就回应表示,施压和威胁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中方将坚定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另外,林剑再度回应了美国新关税政策,强硬表示发展是世界各国的普遍权利,而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

4月6日,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批评美国关税政策阻碍共同繁荣;新加坡总理黄循财警告保护主义将终结基于规则的全球化。在联合国,120多个国家联署声明反对单边主义。这些声音汇聚成一股潮流,与中国倡导的多边主义形成共振。

当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称"关税是美国的胜利"时,美国农民却在抗议大豆滞销,通用汽车因芯片短缺关闭工厂。而中国稀土出口管制让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不得不加速本土化采购,华为5G基站的国产化率已达95%。这场博弈的结局早已注定:任何单边主义的"胜利",都是以全球经济的"双输"为代价。而那些选择绥靖的国家,终将明白一个道理--霸权的"药方",从来都是对弱者的毒药。或者说割肉饲狼,最终只会损失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