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柳白】印美关系急转直下引发多方关注。彭博社在8月8日发表的报道中,回顾了双方闹僵的经过。
今年5月印巴停火后,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度吹嘘是自己促成了停火,引发印度不满,这也成了双方关系恶化的导火索。此后,特朗普公开在白宫接待巴军高官、美印贸易谈判因多种因素陷入僵局,进一步加剧紧张局势。
知情人士特别提到了6月的一场通话。印度总理莫迪当时反击了特朗普的"调停说",还强调印度"永不接受调停"。自那以后,白宫对印度的语气骤变,两国元首也再未交谈。
一通电话,闹得更僵了
5月10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高调宣布"美国斡旋促成印巴停火",并盛赞两国"展现了常识与智慧"。然而,印度官员们对特朗普声称自己促成了停火感到愤怒。
随后在6月举行的七国集团(G7)加拿大峰会上,受邀参会的莫迪没能与提前离开的特朗普当面会晤。于是6月17日,双方安排了一次元首通话。
6月17日,莫迪受邀前往加拿大出席G7峰会。 IC Photo
在长达35分钟的对话中,莫迪告诉特朗普,在印度发动打击后,巴基斯坦提出请求,两国才直接讨论了停火问题。根据印度方面的通话摘要,莫迪强调印度"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接受调停",特朗普"认真听"了莫迪的话。
据知情的印度官员透露,莫迪在通话中觉得有必要澄清事实,因为他的助手发现特朗普计划第二天在白宫为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举行午宴。
印度官员们说,虽然印度不反对特朗普会见巴基斯坦的文职领导人,但接待穆尼尔被视为是在为巴军方背书。
他们还说,莫迪之所以拒绝在参加完G7峰会后顺道访问美国,是因为担心特朗普会试图安排穆尼尔与莫迪会面。
根据这些官员的说法,虽然美国从未直接要求莫迪承认特朗普在停火中的作用,但在那次通话后,印度察觉到白宫的语气发生了变化。当特朗普开始公开抨击印度时,印方认为,这一事件标志着双边关系的转折点。
自那通6月电话后,莫迪和特朗普就再未交谈。
印度本已准备"开香槟"
数月前还是特朗普挂在嘴边的"战略伙伴",印度角色的骤变令人唏嘘。
4月初特朗普宣布征收"对等关税"后,印美迅速启动贸易谈判。数周后,美国副总统万斯访问印度,与莫迪会面,双方都称在达成协议方面取得了进展。
然而,随着谈判持续,分歧加深,印度的立场趋于强硬,双方围绕钢铝关税、农产品市场准入的分歧开始凸显。
不过,印度官员当时仍有信心达成协议,并已将一份提案送到特朗普案头。他们预计特朗普可能随时宣布协议,莫迪甚至让团队准备好一份欢迎协议的声明。
"在华盛顿的第五轮谈判结束后,大多数分歧已解决,这让人们对取得突破抱有希望。"一位印度官员早前对路透社说,谈判人员原本认为,当印度拒绝对美农产品和乳制品实施零关税后,美国会在这个问题上让步。
但这是一场误判。特朗普有不同看法,他希望印度作出更多让步。
2月13日,特朗普团队在白宫接待来访的莫迪。 视觉中国
随着特朗普开始宣布与其他国家达成协议,气氛开始恶化。
7月30日,特朗普出人意料宣布对印度征收25%的关税,他随后以购买俄罗斯石油为借口,将关税进一步上调至50%。
一位参与谈判的印度政府官员6日对路透社表示,莫迪不可能主动打电话,因为他担心这会变成一场被特朗普主导的对话,可能让自己陷入被动。
其他三名印度官员表示,特朗普多次提及调解印巴冲突的言论加剧了谈判紧张,也影响了莫迪最终是否打电话的决定。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印度官员列举了谈判过程中的几次失误:谈判代表低估了美国农业游说团体的力量,也没有准备一套在特朗普升级时能够迅速取胜的备用方案。
特朗普加码关税后,莫迪态度强硬,誓言保护小农利益,印度政府则批评美方关税"不公平、不合理、没有正当理由"。
不过,知情人士称,印度无意进行报复,正在评估在农业和乳制品领域作出有限让步以促成协议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莫迪正在重新审视近期对美倾斜的政策。
冷战时期,印度与苏联建立战略关系以抗衡美巴联盟。最近几十年,印度也一直获得了俄罗斯的支持。
印度前驻澳大利亚高级专员苏瑞说:"俄印关系历史悠久、经受考验。在美国让新德里失望的那些日子里,俄罗斯对印度的支持坚如磐石。石油只是问题的一小部分。印度不想被看做屈服于美国的压力。"
"特朗普给印度敲响警钟"
"近三十年来,一届又一届的美国政府精心构建的共识,把印度和美国联系在一起。如果不尽快解决问题,特朗普政府的举措可能会危及这一进展。"前美国驻印度大使埃里克·加塞蒂有些焦虑,"我希望两国政府的理智能占据上风,毕竟利害攸关。"
印度外交部未回复电邮置评请求。白宫方面也未回应关于美印关系恶化以及特朗普在促成印巴停火中所扮演角色的提问。
在7日的简报会上,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汤米·皮戈特称,特朗普正在采取行动,解决与印度的贸易失衡及其购买俄罗斯石油的问题。
皮戈特说:"印度是战略伙伴,我们之间进行全面而坦率的对话,并将继续下去。就像在任何外交事务中一样,不可能在所有事情上100%一致。"
"印度一直是个相对独立的行动者,与大多数国家保持沟通渠道,"前美国高级贸易谈判代表、现任华盛顿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成员卡特勒说,"我担心,近期事态可能促使印度重新评估与美国的伙伴关系,并可能转而与中国及其他国家走近。"
印媒已经放风,莫迪计划本月底访问中国,这将是他七年来首次访华。此前,印度国防部长辛格、外交部长苏杰生已先后访华。
一位印度官员表示,特朗普的关税等政策对印度来说是一记警钟,甚至对政府内部一些较为亲美的人士也是如此;虽然与中国建立更紧密关系仍有挑战,但政府的指导思想是务实的现实主义。
前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南亚事务高级主任林赛·福特表示,虽然美国推动莫迪政府开放市场是合理的,但特朗普的"强硬手段"有可能阻碍印度减少对俄武器依赖的努力,同时将其推向中国。
"特朗普总统的做法可能在贸易和能源采购上带来短期收益,但长期成本会很大。在当前的美印贸易争端中,中国将是最大的赢家。"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