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一则关于两度离婚夫妻离婚后又藕断丝连同居长达15年的事件引发关注,女方直言在这段关系中深受压迫。

李女士与前夫于2011年离婚,令人意外的是,同年两人又重新生活在一起,但始终未重新办理结婚登记,截至相关报道时,已同居长达15年。

2012年,李女士在江北区购置了一套价值45万元的房产,产权登记在她个人名下。其中,前夫出资6万元用于支付首付款,接房后双方共同出资出力对房屋进行了装修。在房贷偿还方面,2012 - 2018年期间由李女士负责偿还按揭,自2018年起至今则由男方承担还款责任。

随着双方矛盾的加深,财产问题成为冲突焦点。男方主张,其支付的6万元首付款,随着房产的增值也应相应增值,要求女方予以退还。然而,李女士却认为这笔6万元款项是男方给予的情感保证金,由于男方在相处过程中未能履行承诺,所以不应退还。

针对这一事件,法律界人士给出了专业解读。从法律层面来看,担保通常针对的是债权关系,而人身关系和感情关系并不存在所谓的担保。因此,李女士所收取的这6万元,若没有合法依据,理应返还给男方。此外,由于两人重新生活后未领取结婚证,属于同居关系,房产所有权归李女士所有,她有权拒绝男方进入房屋。若男方强行闯入,李女士可向警方报警或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

女方之所以会声称自己在这段关系中受到压迫,可能存在多方面原因。一方面,两次离婚的经历或许使女方在情感上处于弱势地位,对男方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依赖或恐惧,从而在同居生活中难以有力地捍卫自身权益。另一方面,房产等复杂的财产关系,让女方在经济利益上感到受到威胁。同时,周围人对他们多次离婚又同居的行为可能存在不同看法,社会舆论压力也可能给女方带来心理负担,使其在这段关系中越发感觉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