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悬念,特朗普又"放炮"了,这次放了一颗大的,相当于向全世界"宣战"。
美国当地时间2月7日,特朗普表示下周要宣布重要关税措施,相关政策适用于全球所有国家,最快在下周一或周二便公布。
消息一出,资本市场迅速给出反应。周五美股三大指数全线下跌,纳斯达克跌得最多,下跌1.36%。股指几乎收于全天最低点,这意味着下周一重新开盘后美股大概率继续下挫。
资本向来是最敏感的,消息也是最多的,由此可见认为特朗普的表态不只是吓唬吓唬人的,而是真准备这么干。
去年竞选美国总统时,特朗普曾公开讲过当选后要搞全面关税政策,大致内容是针对所有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10%至20%的关税。当然,这不包括已经被加征高额关税的几个国家,如美国前三大贸易伙伴--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他们有更高的"专属税率"。
这次提到的"对等关税"措施是全面关税政策的替代品,相对而言可能略微缓和些。特朗普政府可能不会对全部进口商品征收10%以上的关税,一些找不到替代品或与通胀相关度极高的商品会被排除在加关税名单之外。
不过,"对等关税"不会改变全面关税的核心内容,即向所有国家和地区征收,一个都不放过。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十几个点的关税不算什么,那是因为我们习惯了美国对中国的特殊对待。根据统计,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商品的平均关税税率从2018年前的3%左右提高到了30%。
10%对30%确实没什么大不了的。然而,我们要站在其他国家,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商品原本进入美国市场的时候几乎是零关税,现在一下子提高10%甚至20%,事情将完全不同。
经济发达国家的各类成本与美国相似,在零关税的情况下商品兴许还有些价格优势,加十几个点的关税意味着成本提高了10%以上,只能提高价格出售,否则亏本;可一旦提价将失去任何价格优势,甚至比美国本土生产的同类商品还要贵。这会导致商品滞销,严重影响各国出口和经济。
特朗普提高关税的目的就在于此。要减少对各国的贸易逆差,让美国消费者购买本土产品,这样便能振兴美国制造业,实现制造业回流、增加工作岗位的终极目标。
选择与"全球为敌"意味着所有国家或地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那么除了已被加关税的中国外哪些经济体可能面临最大的伤害呢?
首先是本国关税税率较高的对美顺差国。所谓"对等关税"就是采取和其他国家相同的措施,你对我的产品收多少关税,我就对你也收那么多。根据WTO披露的数据,主要经济体中加权平均关税税率最高的是印度,达到了12%,所以印度可能是最先被美国关税新政"照顾"的大经济体。
接下去是欧盟国家,虽然欧盟对美国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不高但有两点引发了美国的不满。
一是逆差较大。2024年美国对欧洲国家的商品贸易逆差总额是2672亿美元,特朗普第一次任美国总统时就想着收拾欧洲了,后来欧盟主动增加购买美国商品的数量以缩小贸易逆差才让情况缓和了下来。
二是部分商品税率不对等。特朗普经常拿汽车举例欧盟与美国之间的关税不公,美国出口至欧盟的汽车被征收了10%的关税,而欧盟国家卖汽车给美国时只要缴纳2.5%的关税。
因此,欧盟同样是"对等关税"措施的重要发力点。
接下去轮到了越南、泰国、日本、马来西亚等亚洲制造业占比较高的国家,他们也将成为美国实施"对等关税"后的主要"牺牲品"。
加关税是特朗普竞选美国总统时的最重要承诺,故未来一段时间内必然被反复提及,而且会逐步落实到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之中。2025年将是载入史册的一年,特朗普利用关税武器不惜与"全球为敌",势必要让美国制造业重振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