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湾高雄一名43岁男子郑某,疑明知中风母亲跌倒却长时间不救援,导致母亲倒卧厕所长达六天,最终死亡,引发社会震惊。
独自照顾中风母亲
几十年邻居称其孝顺
5月18日,66岁郑母在厕所门口跌倒,郑某当晚发现后询问状况,母亲回应"不需要你扶",遂未施救。接下来两天,郑母仍倒在地上,郑某未采取行动。邻居称,第四第五天,郑某不在家。
一直到第六天,郑母遗体已发黑肿胀,郑某报警称"母亲跌倒后死亡"。法医推断死因为长期倒卧导致的器官衰竭。
检方认为郑某明知母亲需要协助却置之不理,涉嫌以"不作为"方式致人于死,当庭将其逮捕。
据了解,郑某自小家境贫困,父亲早年离家、哥哥也因车祸死亡,他长年独自照顾中风的母亲,白天在工厂工作,晚上负责母亲起居。
邻居也难以相信他涉案,表示"几十年来都是他在照顾妈妈,照顾到自己都没结婚"。部分邻居形容他"孝顺",怀疑是长期压力与误判造成悲剧。
网友热议
孝子变成杀人犯,网友对此唏嘘不已。
部分网友认为久病床前无孝子,郑某在经历父亲离家,哥哥车祸离世后,独自照顾中风的母亲几十年,其中的痛苦必然难以言表。即使真的见死不救,也可以理解,就让法律来判断。
也有网友完全不能理解这种说法。他们指出,郑某白天可以去上班,不用全天照顾母亲,说明母亲尚有自理能力,郑某照顾母亲的压力没有部分网友想象的那么大。
并且郑某的"不作为",是眼见母亲跌倒整整6天不施救,任其在绝望和痛苦中死去。这种行为极其恶劣,不值得同情。
还有网友指出,该事件归根到底是一个养老问题,应由有关部门逐步完善国家养老体系,在减轻年轻人负担的同时,也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养老生活。
新闻多看点
中风跌倒了怎么办?
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是以一侧肢体活动不利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主要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但目前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中风后,发生意外跌倒的机率很高。据统计跌倒地点频率最高的依次是:卫生间、病房、走廊、楼梯,多为体位转移时发生。
在生活中,一旦发现脑卒中患者跌倒了,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不要着急把患者扶起来,保持患者平卧和安静,接下来就是判断患者神志是否清楚,假如患者出现神志不清,口角歪斜等情况,就立即拨打120,要记住把跌倒的发生经过,向医生反映。假如神志清楚,就询问患者局部有无疼痛,能否活动自如,如果没有什么问题,我们就可以把他搀扶起来,但是建议最好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改变居家环境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居家的跌倒概率。
保持住房有充足的照明;在卫生间等必要的地方安装扶手,淋浴间和浴缸中摆放防滑垫子;把地毯和垫子粘在地板上以确保平整;始终保持地面的干燥整洁,减少入口和走廊的杂乱堆放;频繁使用的物品,要摆放在患者伸手就可以拿到的地方。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