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如今我们已经进入9月,进入9月后天气变得凉爽,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秋高气爽的秋天。此外,进入9月后气候明显变得干燥,我们可以多吃梨、银耳、马蹄爽、龙眼、莲藕等滋阴润燥的食物,这样有助于缓解秋燥。

对于农民来说,进入9月后像香菜、菠菜、生菜等喜凉的蔬菜就可以种植了,我们在种植香菜时要记得给种子破壳(用啤酒瓶碾压种子,使种壳一分为二),破壳后的种子我们用清水浸泡一昼夜,这样有利于香菜出苗快、出苗全、出苗齐。

进入9月,我们将很快迎来3个非常重要的日子:

一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大阅兵。202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为了纪念这场艰苦卓越的伟大胜利,我国将在今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通过大阅兵可以极大的提高爱国主义精神,历史我们永远不能忘。

估计很多人都盼望着9月3日赶快到来,这天早晨我们可别忘了看大阅兵,大阅兵的时间在上午10点开始,持续时间在70分钟左右,我们最好提前一个小时收看预热报道。

二是中元节。农历七月是我国民间的"鬼月",而"中元节"在我国民间被称为"鬼节"或者"七月半",中元节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七月十五,但是在我国部分地区中元节的时间会提前到七月十四。

在我国民间有三个非常重要祭祖日子,一个就是除夕,一个是清明节,而第三个就是中元节,在中元节这天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天黑后祭祀祖先。老话说"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人们祭祀祖先一方面是希望祖先在另外的世界过得安逸,另一方面是希望祖先保佑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祭祀祖先可不是封建迷信,这是一种孝道的传承,是一种不忘本的表现,没有祖先哪有我们自己?没有祖先哪有我们现在平安的生活?

为了尊重传统文化,在中元节这天有很多禁忌需要我们遵守,如忌讳游泳、忌讳晚上拍别人的肩膀、忌讳偷吃祭品、忌讳晚上拍照、忌讳夜游,为了图个平安,我们最好遵守一下。

三是白露节气。今年白露节气的时间在9月7日,这天对应农历七月十六,今年的白露节气刚好在中元节后面。

白露节气是我国秋天的第三个节气,白露节气的到来意味着仲秋时节开始了,进入白露节气后天气明显转凉,昼夜温差逐渐拉大,正如老话说"白露身弗露,可以授衣耳",说的就是到了白露节气我们要注意保暖了,对于体弱的人切不可盲目的"秋冻"。

我国是农耕文明古国,对于农民来说还特别关心往后的天气变化,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七月初十的天气会影响往后的天气走势,在我国民间有句老话叫"冷不冷,就看七月初十",那么今年的冬天会很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农谚是咋说的。

一、七月初十太阳笑,冬天冷得抖三抖

"太阳笑"指的是天气晴朗,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七月初十这天天气晴朗,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到了冬天的时候冷空气活动会比较频繁,冬天会特别的寒冷。这里的"抖三抖"指的就是人冷得发抖,说明人的体感温度很低,表明天气很冷。

很多人可能希望冬天暖和点,但是寒冷才是冬天的正常天气特征,正所谓"该冷不冷不成年景",如果冬天特别的暖和,那么就会导致土壤蒸发加剧,这很容易引发冬旱,冬天过于干旱不仅会影响越冬作物的生长,同时还容易导致人畜饮水困难。

其次,冬天过于暖和会导致本该处于休眠期的麦苗旺盛生长,旺长的麦苗由于积蓄的养分比较少,其抗寒能力会比较低,等到往后一旦发生倒春寒天气,那么麦苗就非常容易遭受冻害;此外,暖冬会导致蛴螬、蝼蛄、地老虎、红蜘蛛等越冬害虫或者虫卵的存活率增高,等到来年的时候害虫很容易大量繁殖,农作物患病虫害的风险会大大提高。

二、七月初十露水重,冬天大雪盖田垄

露水是近地面的空气因为受冷而形成的水珠,那么什么时候容易产生露水?

露水的产生表明昼夜温差大,当夜间无云时非常有利于地面散热,因此露水大表明天气晴朗,像在我国民间就有"草上露水大,当日准不下"的说法,说的就是早上草坪上的露水非常多(露水重),那么预示着当日一定不会下雨,大概率是大晴天。

农谚说"七月初十露水重,冬天大雪盖田垄",说的就是如果七月初十是大晴天,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冬天的时候会下大雪,农田会被积雪所覆盖。

正所谓"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说的就是如果麦苗被覆盖厚厚的大雪,那么这预示着来年麦子会大丰收,"枕着馒头睡"表明农民不愁吃。雪本身导热能力比较差,厚厚的雪覆盖在麦苗上一方面可以阻止地面热量的散发,另一方面又可以阻隔冷空气入侵,这样一来麦苗就能安全的越冬;其次,雪中含有大量氮化物,因此下大雪相当于给麦苗施肥;此外,当积雪慢慢融化渗透到土壤中时,不仅能缓解冬天以及春天的旱情,同时还能冻死土壤中的害虫或者虫卵,这非常有利于来年麦子大丰收。

三、七月初十雨,冬天暖如春

这句农谚的意思很好理解,如果在七月初十这天下雨,那么这预示着冬天会相对暖和。

这里的"暖如春"是一种相对夸张的表达方法,指的就是冬天像春天一样暖和,表明是"暖冬"。暖冬预示年景会比较差,这非常不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这是农民非常不希望看到的。

四、七月初十雨淋淋,街上柴炭无人问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七月初十这天出现降雨天气,那么这预示着到了冬天的时候柴炭的需求量会骤减,甚至会无人问津。

在古代,柴炭是人们在冬天进行取暖的重要物质,如果人们对柴炭的需求量比较小,那么这就表明冬天会比较暖和,属于暖冬,人们无需大量燃烧柴炭取暖。

总结,我们老祖宗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总结了大量的经验,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七月初十是大晴天,那么预示着冬天降雪会偏多,冬天会很寒冷;而如果七月初十这天下雨,那么这预示着冬天会相对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