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武则天是两千年封建社会唯一的女皇帝。长久以来,人们对武则天的真实长相一直充满好奇。影视剧中的形象深入人心,特别是刘晓庆饰演的武则天更是被人们广为传颂。然而,这些影视作品毕竟只是艺术创作,无法真实反映武则天的真容。那么,武则天究竟长什么样子呢?

关于武则天长相的说法众多,其中最为流传的说法是她的形象被雕刻在洛阳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上。传闻这尊佛像是根据武则天的真容雕刻而成的,当时武则天刚刚被唐高宗立为皇后。尽管这种说法具有一定的道理,但佛像雕刻毕竟高于现实,与真实容貌有很大的差异。而据《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中的描述,武则天的容貌是"奇相月偃",然而这一句话并未明确描述武则天的长相。

另外,还有关于武则天长相的其他说法,如"龙睛凤颈"、"方额广颐"等。目前,从发掘出土的唐朝贵族墓地中的壁画来看,唐朝女子以丰腴为美,穿着风格比较开放。而到了盛唐时期,最为瞩目的女性莫属于杨贵妃,她以肉感而著名。然而,至今尚无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这些说法与武则天的真容相关联。

近些年来,经过大量历史学家和学者的考证,有一种说法认为张萱的《唐后行从图》中描绘的那位被簇拥的女性就是武则天。根据北宋《宣和画谱》中的记载,张萱是京兆人,善于画人物,尤其擅长描绘贵族男女。其中,画作中的女性被认为是武则天。这幅画描绘了28个人物,但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一位高大身材,穿着青色交领礼服,戴着珠宝凤冠,露出很多脖子的女性。画中还有两人挥动鞭子的细节,这与古代皇帝出场前的仪仗有关。这些细节让历史学家坚信,《唐后行从图》中的女性即是武则天的形象。

然而,著名作家兼历史文物研究者沈从文却对这种说法持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唐后行从图》并非唐代初年的作品,而是宋朝时期的临摹作品。他质疑该画描绘的人物是否真的是武则天,认为其中的一些细节和元素与武则天时期不符。这一观点提醒我们,在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进行考证时,不能一味相信已有的说法,应该注重深入研究。

总而言之,至今关于武则天真实长相的争议尚未解决。各种说法中,没有一种能够得到充分的证据支持。历史上留下的记录并不能直接告诉我们她究竟长什么样子。或许,只能留给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继续探索研究。武则天作为唐朝历史上重要的女性人物,她的事迹和才华无疑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她的真容如何,她的存在都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同于男性统治的历史时期的风采。让我们对她的故事和成就加以重视,并用历史的眼光审视和尊重这位千古传奇的女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