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也被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庆祝。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因此正月十五,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被称作"元宵节"。今年的元宵节是阳历2月12日(农历十五)。

俗语"正月十五闹红火",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呢?闹红火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活动,据传自秦、汉始,唐有所发展,到宋风靡一时,据悉闹红火有近百种节目。正月里闹红火,民间百戏百艺全都要上街自娱表演,与人同乐。

元宵节其他习俗?

元宵节的民俗活动在我国古代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容也不尽相同,它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演化,至今保留下来的主要有吃汤圆、猜灯谜、赏花灯,舞狮子和放烟花等。

一、元宵节吃汤圆

当宋代的繁华市井中飘出第一缕香甜的气息,汤圆便悄然登场。那是一个经济蓬勃、生活多彩的时代,人们在元宵夜,以一种新奇的美食寄托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最初,它被唤作"浮元子",宛如水面上漂浮的圆月,灵动而可爱;后来,人们叫它"元宵",生意人更是巧用心思,赋予它"元宝"的美名,希望它能带来好运与财富。

元宵节的汤圆,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承载着阖家欢乐、团团圆圆的美好寓意。在寒冷的冬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咬一口软糯香甜的汤圆,那温热的甜蜜瞬间驱散了寒意,仿佛暖流在心底流淌,这便是汤圆的魔力。

它不仅能御寒,还能补脾胃、益肺气,是冬日里的一份贴心慰藉。正如那句俗语所说:"北元宵,南汤圆",虽名字不同,但都承载着人们对团圆的向往。汤圆与元宵虽相似,却各有千秋,就像南北两地不同的风情,各有其独特的韵味。

二、元宵节猜灯谜

当农历正月十五的月光洒满大地,街头巷尾便被五彩斑斓的花灯装点得如梦如幻。人们在璀璨的灯光下,挂起一盏盏彩灯,燃起绚丽的焰火,为这团圆的节日增添无尽的浪漫。

而那些别出心裁的文人墨客,将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彩灯之上,让过往的行人驻足思索。这便是猜灯谜的起源,从南宋开始,它便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元宵节的传统习俗之中。

猜灯谜,不仅仅是一场游戏,它蕴含着讥谏、规戒、诙谐与笑谑,是智慧与幽默的完美结合。它如同一位智慧的长者,在欢声笑语中启迪人们的思维,传递生活的智慧。

谜语或藏于灯下,或悬于檐前,等待着那些善于思考的灵魂去探寻答案。它让节日的气氛更加热烈,让人们的笑容更加灿烂。

如今,每到元宵节,无论南北,无论城乡,人们都会挂起灯谜,让这份古老的传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三、元宵节舞狮子

今天元宵节,除了要吃汤圆外,很多地方都会舞狮子。去年热映的国产动画电影《雄狮少年》,讲的是广东乡间少年舞狮夺魁的励志故事。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祈福、吉祥:舞狮是一种祥瑞的象征,所以每次有节日或者庆典的时候就会用舞狮助兴,所以在元宵节舞狮子是一种祈福,寓意着吉祥。

四、元宵节放烟花

放烟火也是元宵节期间的传统习俗之一。烟火在夜空中绽放,如同盛开的花朵,绚丽多彩,美不胜收。

烟火的绚烂,早在唐代便已留下痕迹。《隋书·音乐志》中记载,隋炀帝时期,烟火便已开始绽放,为盛世添彩。而到了宋代,烟火技艺更是达到了巅峰。《东京梦华录》中描述的汴梁烟火,如同一场盛大的梦境,各种烟火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它们在夜空中绽放,如同天女散花,将节日的喜庆与欢乐洒向人间。

如今,每到元宵夜,烟火依旧在夜空中绽放,它们不仅仅是节日的装饰,更是心灵的慰藉。当烟火升腾,照亮夜空,人们的心中也充满了温暖与希望。

农历正月十五是春节之后的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个节日对于中国人来说意义很重要,一般说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这一年才算是真正的过完,所以人们热烈庆祝,希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有个好彩头。那么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有什么需要讲究的呢?

记住4个传统:1不借、2不丢、3不洗、4要满

1不借--元宵节不要借贷

正月十五是天官赐福的日子, 因此这一天是不宜借钱给别人, 这样很容易将自己的财运借走,财源外流了,不吉利, 因此在元宵节千万不要借钱给别人。

2不丢--不乱丢东西

正月十五不乱丢东西的说法是民间传统习俗之一,人们相信这一天丢弃物品会导致财运流失或者家中不和睦。因此,人们会在这一天特别注意不乱丢东西,以保持家庭的和睦和财运的稳定。虽然这只是一种传统信念,但在一些地区仍然有人遵循这一习俗。

放到现代而言,保持家里干净整洁也是非常好的一个习惯的,平时不乱丢东西。

3不洗--不洗头理发

在古代,人们特别讲究谐音字的寓意,如生菜谐音"生财",吃生菜寓意"财源亨通"。头发也不例外,头发的"发"与发财的"发"同音同字,古人认为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一个吉祥的日子,这天洗发或者理发,会把一年的财富都洗空,或者剪掉,这就意味着一年都不会有积蓄,成为名副其实的"穷光蛋"。

4要满--餐桌要满。

在古代,整个正月基本上都是节日,元宵节属于正月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春节接近尾声的时候,过了元宵节,人们基本上会恢复春耕生产了,所以这一天格外受人重视,人们会做上一桌丰盛的菜肴犒劳大家,希望在新一年,家人们身强体壮,有力气干活,庄稼有个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