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时隔三天,中俄外长又见面了,向全球释放信号,将坚定互相支持。

7月13日,王毅外长在北京会见了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中俄外长此次会面,有两个细节可以说深刻体现了当前中俄之间深厚友谊。

第一、在7月10日,王毅外长就在马来西亚跟拉夫罗夫进行了会面,如今仅隔三天,中俄外长又会面了。

这种频繁的会面,充分体现了中俄关系的友好。

第二、此次王毅外长跟拉夫罗夫的会面,两个人都没有打领带。

这一点,同样表明了双方都愿意对彼此敞开心怀的意味,展现了双边关系"亲如兄弟"。

此外,从双方对话的内容来看,对外释放的信号,更是意义深长。

比如在对话中,王毅外长直接用了"三个最"定义中俄关系,表示中俄关系是当今世界最稳定、最成熟、最富有战略价值的一组大国关系。

这种评价,不仅表明了中方对中俄关系的高度认可,更表明了我们对俄罗斯的认可,对俄方送上了一颗定心丸。

要知道,最近这段时间,美俄关系实际上又出现了变化,比如美国不仅允许北约采购美国武器供给乌克兰,甚至还考虑对俄罗斯实施更严厉的制裁。

此外,欧盟方面同样不仅再次重申了对乌克兰的所谓支持,更是准备在俄乌停火之后,向乌克兰本土部署军队。

此外,由于全球贸易局势的变化,中美关系以及中欧关系,其实都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因此,对于俄罗斯而言,他们虽然对自身实力有着一定的自信,但肯定同样渴望能够得到更多保障。

比如最近这段时间,俄罗斯高层频繁访问朝鲜,实际上就体现了俄方的忧虑。

现如今,在拉夫罗夫访问中国期间,中方又送上了三个"最",以形容中俄关系,将会更加坚定俄方对中俄关系的信心。

在对话中,中俄外长重申,在涉及彼此根本利益的问题上,包括维护涵盖所有地区和民族多样性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双方将坚定地相互支持。

这一点,其实就是俄罗斯向中方表明:他们坚定地支持中国统一。

当然,这段话更是对全球所释放的一个信号。

当下的全球秩序正处于加速变革中,一个更加公正、平等的秩序正在形成。

比如面对美国的贸易战,全球众多国家没有选择向美国无底线妥协,其实深刻体现了这种现象。

但不可否认的是,能够承受美国霸权压力的国家,全球并没有几个。

而中俄恰恰是顶在霸权压力最前线的国家,中俄重申对彼此根本利益的支持,那么实际上也能给其它国家更多信心。

说白了,既然中俄将继续背靠背站在一起,那么实际上这就是要继续承担绝大部分对抗霸权的压力。换言之,其它国家对抗霸权的压力,自然也就变小了,他们也就更加敢于对抗美国的霸凌了。此外,中俄表明对彼此根本利益的支持,同样也是告诉美国,他们别想离间中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