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八月初十:古人眼中的"凶日"
择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依旧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古至今,在遇到动土、乔迁、嫁娶、开业等重要事件之时,人们往往会挑个良辰吉日进行,在众多历史古书中也能看到古人在择吉方面的讲究。
举个例子,古代有设置一个叫"钦天监"的官署,择吉看日子就是这个官署的工作职责之一。像古代皇帝登基,或是册封大臣,又或者祭天祭地等等,一般都会挑个吉利的日子来讨个好彩头。
老祖宗如何择吉?古人择吉时更多是参照天象的变化,并将日子区分为"黄道吉日"、"黑道凶日",对应的就是"吉日诸事皆宜"、"凶日大事勿用"。在我国古代有"十二建除"的说法,分别指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这12位星神,古人正是依据当日为哪位星神值日,来判定日子的好坏。
关于这一点,在古籍《协纪辩方书》中早有记载,"历家以十二神配合值日,十二日一循环,周而复始,观其所值,以定吉凶"。
明日农历八月初十,在古代干支纪法里为癸酉月、己卯日,是"十二建除"中破神当值的日子,对应的民间择吉口诀为"闭破不相当",意思是"十二建除"中的闭日、破日皆为古人眼中的"凶日"。
明日八月初十:古人眼中的"凶日",遵循"1不去、2要带!
1不去:不要去远的地方。
秋风渐起,万物开始收敛,自然界的能量似乎也在这一日变得微妙而敏感。按照古时的观念,此时不宜远行,尤其是长途跋涉或前往陌生之地。这不仅仅是因为季节转换时天气多变,易生疾病,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古人认为此日"气场"不稳,远行可能遭遇不测或诸事不顺。因此,家家户户会提醒家人,若非必要,尽量留在家中,或只在附近活动,以保平安。这一习俗,虽带有些许迷信色彩,却也体现了人们对家庭和睦、人身安全的重视。
2要带:早晚要戴帽子,护住头不感冒。
秋分之后,早晚凉风一吹,头部最容易受寒。尤其是头发少或有脱发的老人,冷风一吹,头皮一凉,很容易引起头痛、感冒、鼻塞,甚至诱发脑血管问题。
很多中风的老人,就是在秋冬季节发作的,和"头受凉"有关。这个时候出门,尤其是早上买菜、晚上散步,一定要戴上帽子。建议选择棉质或羊毛材质的帽子,既保暖又透气。
睡觉时也别贪凉,夜里温度低,可以准备一条薄棉被,把头部和颈部盖好,不给冷风留空子。
头部一旦受凉,很容易引起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反应慢、记性差。老年人千万别嫌戴帽子麻烦,这是一件省大事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