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年热播剧《漂白》随着原记者王猛和编剧陈枰的争论成为了舆论的热点。
王猛近期多次发布文章,直指陈枰出版的小说和小说改编电视剧《漂白》抄袭了他在2012年的原创深度报道《漂白》,而陈枰则三次发声明回应表示不存在侵权,直指王猛泼脏水蹭热度,并表示考虑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而面对汹涌的舆论,漂白电视剧剧组也首次对剧本问题进行了回应,剧组表示根据双方签署的相关合同约定,陈枰女士应负责保证原著小说及剧本内容合法合规,且不侵犯任何第三方权益,如因此产生任何争议纠纷,由陈枰女士承担相应责任。
漂白引发的舆论风波除了聚焦在陈枰是否存在侵权行为,也引发了舆论对于另一个问题的关注--影视行业是否存在普遍的抄袭和洗稿?行业从业者又该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
知名制片人:我太信任陈枰了
对于编剧陈枰的多次回应,多位事件相关人员均表达了对于陈枰的不同看法。
漂白报道原作者王猛对观察者网表示,陈枰无论是在最初的声明中提到"身份漂白这个警界惯用术语"还是在最新的声明中称"漂白一词当然不是前记者王猛的独创"均存在明显的误导。
王猛表示,2012年采访报道时,他走访了黑龙江,吉林,山西,河南,内蒙古等多地警方,和各地警员交流沟通时,对于四人偷换身份的行为,警方均采用了"套假身份证的"而非"漂白"这个描述,而直到该报道问世后,这个词才被大众和警方所大量引用,成为了陈枰声明中"专案组对犯罪分子隐身的显著认知"。
观察者网注意到,在陈枰1月20日的声明中,她表示2016年第一次听说这个案件并进行了采访,也明确指出其第一次听说了"身份漂白"的说法。而在1月23日的声明中,她又称其在2017年进行了采访,无论是哪个年份,都显著晚于王猛当年采访。
对于陈枰在两份声明中出现的年份误差,内蒙古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呼和巴特尔,也就是陈枰声明里提到的"一位电影制片人"表示,他陪同陈枰对漂白的采访时间是2017年4月而非2016年,陈枰第三份声明中显然意识到了这个错误并进行了修正。
而对于陈枰修正过得第三份声明,呼和巴特尔认为陈枰的最新声明依然错误百出。
呼和巴特尔表示,作为自称深入了解案情的作者,陈枰不仅在声明中对许建国警官的职位描述错误,其自称孙文明警官带她采访也和事实不符。
呼和巴特尔还透露称,陈枰自称原创的角色甄珍其实存在原型,而这个原型的相关信息正是呼和巴特尔转述给陈枰,陈枰并没有见过本人,其在创作时对其这个角色进行了一定的改动,将这位受害人变成了一名警察。
对于和陈枰的这次接触,呼和巴特尔坦言还是太过信任陈枰。"我满腔热情地领着她采访,把我自己辛辛苦苦奔波了那么多地方搜集来的故事无私地讲给她,她却连招呼都不打就出书了。最近,《漂白》网络剧也出来了,却把我的影视梦彻底灭了。让我无语的是,她遇到了"抄袭"麻烦,却在声明中拿我做挡箭牌。"
他补充解释道:"公安题材属于特殊题材,按理说有一定的保密性,要是和她签订了保密协议,那陈枰可能就不会随便来了。当初还是太过信任她了"。
洗稿易,维权难
对于陈枰的行为,王猛愤怒的表示"他们就是钻空子。知识产权的案子打起来很漫长,个人是耗不起的,不尊重版权的人就通过各种途径洗稿,把(抄袭)这个事情做得冠冕堂皇。"
观察者网梳理发现,除了本次《漂白》风波,陈枰作为编剧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北辙南辕》以及出版的小说《推拿》均陷入了侵权纠纷。
2001年,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央视八套播出,并荣获第2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作品奖"。随后,其出品单位遭到了北京九歌泰来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最终,法院认为相对于作品的整体而言,《激情燃烧的岁月》抄袭的内容只占很小部分,并未认定该剧侵权。
2014年,陈枰因出版了其改编的剧本《推拿》遭到毕飞宇的起诉,最终法院认定陈枰、西苑出版社侵犯了毕飞宇的著作权。
2021年,由冯小刚导演,陈枰编剧的网剧《北辙南辕》在爱奇艺平台热播,但随后受到了知名公众号作者"格十三"的质疑,称剧中诸多台词、金句,与自己的《了不起的中年妇女》有很高重合度。该案件经过两次审理历时三年,最终法院认为其主张的权利作品不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判定格十三败诉。
对于行业内洗稿和抄袭现象,呼和巴特尔也直言这个情况并非个案。
呼和巴特尔对观察者网表示:"尽管不能说(抄袭)普遍存在,但是在行业内应该还是有的,各种形式抄袭生动的细节,人物,桥段这些各种东西,五花八门,其实很难做一个明确的界定。有的人可能没有遇到这么严重的情况,也有的人遇到了可能只能选择沉默。"
"所有的创作,包括我们的世界名著,难免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为什么叫一步一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你可以学习人家的精髓,但不能(像漂白)这样赤裸裸的,这是人家的劳动成果。"呼和巴特尔说道。
既然从法律上维权难,那么针对影视剧行业剧本的"漂白"状况,在出品方和平台上是否有监督机制呢?
某电视剧制片人对观察者网表示,本次事件中,由于报道和剧集基于同一个真实案件,所形成的报道和剧本不可避免的存在相似之处,漂白剧本是否涉嫌抄袭"并不好说"。
而对于剧本涉嫌抄袭的处理,该制片人表示,在影视项目购买剧本阶段,都会和版权方或作者签署协议,一旦出现版权争议需要由版权方负责处理,对于漂白剧组是否签署了相关协议及出现争议后的处理方式,则涉及具体商业机密,外界暂时无从知晓。
而另一位接近平台的从业人士则表示,平台采买或者立项作品时,优先关注剧集类型,剧本质量,导演及演员阵容,鲜有特意关注剧本来源的情况。尤其是类似《漂白》这样小说原著和剧本是同一人,且其身位行业资深编剧,影视公司很少会考虑是否涉嫌抄袭这个角度,只要版权链完整,就会签约购买。
好朋友影业创始人、CEO,电视剧漂白的总制片人马好在接受《新黄河》采访时称,剧集是买自一本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由陈枰编写的小说《漂白》,"我们有小说完整的版权链"。
在目前的制度下,剧组和平台方更加在意的是形式和流程上的版权完善,对于实质内容的侵权风险基本是不出事就不管的情况,使得部分从业人士不免蠢蠢欲动。
即便被发现抄袭或洗稿,原来的版权方除了需要在维权环节耗时耗力,如何认定抄袭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客观助长了洗稿及抄袭的收益。
上海市律师协会第十一届知识产权委员会委员、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管委会委员、高级合伙人邓瑜律师认为,《南方都市报》发表的《漂白》属于纪实文学,是以走访、查档等方式抽丝剥茧地了解警方未披露或未完全披露的信息并进行逻辑整理形成报道,而影视作品在利用案件原型进行加工和处理时,是否对这一纪实文学作品有侵权,关键不是故事本身是否雷同,"比如三男一女的犯罪团伙,比如出租屋杀害被害人并加以肢解等细节,是客观存在的案件事实,对这种事实的使用是任何人都无权垄断,不当限制他人对相关事实的合理使用和创作。"
也就是说,尽管情节和措辞相似,但是想要在法律上主张抄袭,需要《漂白》报道方作为质疑者举证说明《漂白》编剧的文字表达和细节上与报道内容构成了实质性的相似,而相比于虚构类作品,纪实类作品举证的难度其实相对更大。
一言蔽之,出品方一般仅需要进行合理审查(如检查原著小说是否则版权局登记)后通过合同"防火墙"便可以早早地划清界限,即便可能知晓剧本的来源源自洗稿或者抄袭,依然可以将侵权责任归咎为作者。
而哪怕出了维权事件,相比起支付给洗稿者的固定版权费,尊重原创会在时间和财务成本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轻则剧组停工,重则项目搁浅,反而是绝大部分项目不能承受之重。
王猛:希望抄袭者能有所忌惮
回看这次漂白争议,可以发现这并不是某个作者的潜在洗稿嫌疑,而是揭示出了目前行业制度的一些缺陷,不仅制片方可以置身事外,对于洗稿抄袭者的监督和惩处机制也形同虚设,即便被原作者发现,基本也只能单打独斗的维权,并可能被巨大的维权成本压垮。
而无论王猛的维权,尽管目前在法律层面依然没有定论,但是王猛对于自己这次"吹哨"净化行业环境抱有信心。
对于维权的初衷,王猛表示:"虽然他已经离开记者行业多年,他依然希望借助个人平台,为内容创作行业做点事,最起码,以后如果还有人想要抄袭,起码有所忌惮,都会想到《漂白》。"
而对于创作者群体,呼和巴特尔对观察者网表示:"创作者起码对自己还是要有道德上的约束,要有底线。你要是够钻空子的思维思想,人人又突破了伦理、突破了道德,那就进入一个野蛮时代了。人还要有所敬畏,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