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3日,泽连斯基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称自己遭遇"暗杀",这一表态被外界解读为其绝望心境的体现。事实上,自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俄乌冲突的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特朗普多次质疑美国对乌克兰的"无底洞式军援",认为并未给美国带来实际利益。其任命的俄乌问题特使基思·凯洛格向乌克兰施压,要求停火后尽快举行大选,甚至宣称"泽连斯基的使命即将结束"。
不仅如此,白宫曾要求乌克兰接受"部分领土丢失"以换取美国继续军援,美国国务卿卢比奥还宣布暂停所有对外援助90天,这对严重依赖美援的乌克兰而言,无疑是沉重打击。五角大楼情报官解密文件显示,特朗普与普京通话后24小时内,美国对乌军援清单上的M1A2坦克数量从承诺的31辆调整为"视情况交付"。
面对美国的态度转变,泽连斯基声称在俄乌第一次谈判后,乌克兰总统府内有人被杀,是俄罗斯对他施压,但此说法缺乏确凿证据,也有可能涉及乌克兰内部权力斗争。泽连斯基还表示,若美国彻底切断支持,乌克兰将"自主寻找出路",甚至暗示可能"为国捐躯",同时松口愿意参加美欧俄乌四方会谈,但强调"和平不能以投降为代价"。
美国对乌克兰态度转变的背后,有着多方面原因。从美国利益考量,若继续支持乌克兰无法获取足够利益,或通过其他方式能获取更大利益,就会调整对乌政策。地缘政治因素也是关键,俄乌冲突是美俄地缘政治博弈,当美俄利益考量和博弈态势变化时,乌克兰的地位和美国的支持力度就会受影响。此外,美国国内不同政治派别对乌克兰问题存在分歧,导致政策缺乏连贯性。
如今,乌克兰在军事、经济和政治方面都面临着严峻困境。军事上,美国军援的减少使乌克兰在与俄罗斯的对抗中更加被动;经济上,长期战争已使乌克兰经济崩溃,美国援助减少让其经济重建和发展难上加难;政治上,泽连斯基政府面临国内巨大压力,民众不满情绪加剧,政权更迭的风险也在增加。乌克兰局势未来将如何发展,国际社会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