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队中国还是美方?韩政府态度明确,话音刚落,72岁文在寅被告

据人民日报援引韩联社报道,韩国外交部长官赵兑烈表示,域内没有任何国家愿在美中之间做出二选一的抉择,也没有国家希望看到美中战略竞争演变为"零和博弈"。韩国对华接触在多个层面也符合美国的利益。报道称,赵兑烈当天在出席韩国智库峨山政策研究院主办的2025峨山全会时表示,韩方外交政策优先定位于牢固的韩美同盟,中方对此没有提出异议。韩方对华接触也契合"防止21世纪强国之间冲突"这一目标。

不仅如此,赵兑烈还赞赏了中方中立公正、不干涉他国主权的立场,甚至韩国在表示外交政策需要优先定位于韩美同盟等基础性问题,中国方面也没有提出异议。韩国之所以如此明确地拒绝选边站队,这背后显然跟中方最近的应对措施有关系。首先是商务部明确对外发出警告,中方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中方对此绝不接受,将坚决对等地采取反制措施。并提醒那些试图对美国妥协的国家,绥靖换不来和平。

赵兑烈(资料图)

自韩国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后,韩国进入了"群龙无首"状态,并将持续到今年6月的总统大选。眼下韩国的外部挑战不断增多,一是中美贸易战持续进行,在美国的加税政策下,韩国也难以独善其身,不久前被美方定调加税25%,而美国是韩国的主要贸易伙伴,2024年的对美出口额为1278亿美元,关税上涨后,韩国的出口贸易受到严重打击。二是半岛问题,不久前美军核潜艇停靠韩国釜山港,随后美韩举行联合演习,导致半岛问题持续升温。

韩国之所以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有着深刻的现实因素。从经济层面来看,中国连续19年稳居韩国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突破3100亿美元,韩国半导体、汽车等支柱产业超40%产能依赖中国市场 。三星、现代等韩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取得巨大成功,若切断与中国的经济联系,韩国经济将遭受重创。仅2024年,因韩国配合美国部分对华经贸限制措施,导致韩国对华出口下滑。而在安全领域,韩国又与美国保持着紧密的同盟关系。

特朗普(资料图)

就在赵兑烈发表相关言论的当日,文在寅便被韩国检方提起了诉讼,时间之紧凑,几乎可以说是赵兑烈话音刚散,这起诉讼便已浮出水面。检方给出的起诉理由是文在寅涉嫌受贿,且对其采取了不捕直诉的处理方式。所谓不捕直诉,即是在未对犯罪嫌疑人实施逮捕的情况下,直接进入审查起诉程序。这一处理方式,或许既考虑到了文在寅已72岁高龄的实际情况,也顾及到了他在韩国拥有庞大支持者群体的现实状况。

韩国政坛对亲属收贿极其敏感,前总统卢武铉就是因夫人被曝收钱最终走上绝路。检方这次没有把文在寅扣押,说明证据尚不足以支撑重罪,可程序一旦启动,政治后果难以估量。共同民主党眼下力量分散,但李在明仍手握党内话语权。外界普遍认为李在明将参加6月总统选举。如果李在明胜出,文在寅或许能获政治庇护。韩国社会舆论已出现分裂:一方痛批"权力家族""裙带利益",另一方则认为检方是在替保守派清路。

美韩军队(资料)

随着6月大选临近,三种可能正在浮现,一种是韩国彻底向美国臣服,对美国马首是瞻,继续加码军演,配合美日围堵中国。第二种是韩国最可能的状态,在中美之间努力寻求平衡,表面亲美暗通中国,玩危险平衡术。第三种可能性最小,那就是韩国彻底觉醒,推动美军撤离,寻求真正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