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提出的乌克兰和平28点方案,美乌谈判后,乌克兰明确表示,不接受特朗普的28条。面对这个情况,一向态度强硬的特朗普,出现了让步情况。欧盟迅速表态,提出"修正方案"。

这份充满罗生门色彩的方案,经多方拆解后真相逐渐清晰:这根本不是多边和平倡议,而是美俄主导下"牺牲乌克兰、瓜分利益"的私下交易,欧盟与乌克兰全程被排除在外,一场围绕地缘利益的博弈已进入白热化。

这份方案最刺眼的特征,是对俄"无底线让步"与对乌"强硬施压"。

条款明确要求乌克兰在宪法中写入"永不加入北约",永久承认克里米亚及顿巴斯地区归俄罗斯控制,还要从当前控制的顿涅茨克部分区域撤军并设立非军事缓冲区。

这些条款完全照搬了俄罗斯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的核心诉求,被外界直接称为"俄罗斯愿望清单"。美国国会民主党人直言"这满足了俄罗斯想要的一切"。

而美国的算盘同样精明:方案提出将1000亿美元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投入乌克兰重建,美国可从中攫取50%收益。

还计划与俄在能源、AI等领域展开合作,逐步解除对俄制裁并邀请其重返八国集团。算盘打得全球都能听见。

美俄的"默契"彻底激怒了欧洲与乌克兰,四大争议点让分歧摆上明面。

首先是领土主权问题,法国直言"和平不能建立在投降基础上",乌克兰坚决反对预先割让领土,欧洲则主张"先停火再谈领土",而非在协议中直接写死归属。

其次是北约准入权,乌克兰认为加入北约是主权国家的自由,欧盟也强调应尊重乌克兰自主选择,而方案中"北约永不吸纳乌克兰"的条款,被东欧国家视为安全威胁。

第三是军力限制,美国要求乌军从80万裁至60万,欧洲担忧这会让乌克兰失去自保能力,坚决主张放宽上限。

最后是战争问责,美国提出"相互大赦",但乌欧坚持要追究俄罗斯责任,认为"没有追责的和平不是正义"。

欧盟随即表态,强调"不能接受武力改变边界,要确保乌军拥有捍卫乌克兰主权的能力"。积极提出修改28点方案。

当前各方博弈已形成鲜明对立:俄罗斯对方案态度积极,总统代表德米特里耶夫公开称赞其"满足俄核心诉求",普京也默认其可作为谈判底稿。

美国则急于推进方案,既想早日抽身俄乌冲突,又能借重建分账获利;而欧洲与乌克兰陷入两难,德国公开反对美国设定的11月27日"最后通牒式期限"。

乌克兰则处在"接受妥协失尊严、坚决抵制遭施压"的绝境中,泽连斯基坦言正面临"最难抉择"。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此前提出的和平方案,因兼顾各方利益被认为是最公正的选项,却因乌克兰对美欧的依赖未能被采纳。

从全局来看,28点方案更像是美俄"抽刀东进"的信号,全球地缘格局正被重塑。

俄罗斯在战场与谈判桌均占据优势,刻意表现出"推动和平"的温和姿态,将压力全推给乌克兰。

特朗普政府则希望通过美俄合作,巩固自身利益并转移国内矛盾,却忽视了这可能将欧洲主导权间接让给俄罗斯。

这场由美国主导的"和平闹剧"证明,忽视主权国家利益的交易终究难以长久,而真正的和平,终究需要回归兼顾各方合理安全关切的正确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