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称光储空调"零电费"引发全行业聚焦。
近日,据央视频《格力请回答》节目,格力电器掌舵人董明珠在专访中,系统阐述了格力空调在核心技术研发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其中,董明珠介绍称,格力光储空调自供电0电费,家庭也能用。这一官宣瞬间引发消费者的强烈关注。

因为目前老百姓使用空调的最大"痛点"就是忧虑电费太高,所以经常可以看到炎炎夏日很多大爷大妈到银行、商场乃至肯德基中"蹭凉",而不舍得使用自家空调,董明珠称光储空调"零电费",可以说直接击中了使用空调的最核心"痛点"。但是也有消费者充满疑虑,这样的技术和产品真的存在吗?
早在今年8月,董明珠在河北举行的"格力冰洗生活电器战略发布会"上就透露,格力正在研发一种"无需电费"的空调技术。2个月后接受央视专访时披露,格力通过十余年的技术研发,格力空调突破了光伏发电需要借助逆变器,直接将光伏系统与空调对接,实现了电力的自给自足,解决了温度调节问题。
格力到底掌握了什么黑科技?董明珠所称的"零电费"使用空调真的存在吗?
空调大战引发"口水战"
近日,格力几乎和小米卯上了,格力高管也陷入了和小米"掐架"的漩涡,格力市场总监朱磊,多次在社交媒体上影射小米,引发巨大争议。
近期朱磊又发文朝小米开炮,这次依然是关于"谁是不群"的事。其发文没有明确点名谁是"不群",引发了网友无限遐想。

从朱磊发文下面的评论可以看出,网友的态度和观点比较清晰,一部分是挺朱磊的,一部分质疑的,支持者认为有品牌水军攻击了格力,就不能手下留情,诉诸法律,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净化网络空间。质疑者则认为朱磊此前转发的视频,属于闹了个乌龙,再打嘴仗只会越抹越黑,也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据公开资料显示,格力和小米的空调大战事件始于2025年8月,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转发第三方机构奥维云网数据,称小米空调线上销量份额超越格力,位居行业第二。当时朱磊迅速回应,质疑数据统计口径问题,并指出格力线上销量仍保持领先。随后卢伟冰转发一张小米与格力中央空调主板对比图,暗示格力工艺落后,朱磊则反击称图中格力机型为已退市十年的旧款,且图片经过恶意处理,刻意拉踩。为自证格力晒出2021年款空调与小米2025年新品的对比图,强调在电源接口、通讯方式、工艺水平等方面存在"代际级"差距。
9月,小米宣布空调推出10年免费包修服务,格力高管朱磊发文嘲讽称:"大件召回小轿车,小件召回充电宝,敢拍胸脯是好事。先把眼前的11万辆车修好,再来拍胸脯呢?"或暗指小米此前召回11.6万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被网友质疑情绪化回应,朱磊还强调"制造业是实干干出来的",批评小米转发"似是而非的信息"。

有媒体观点指出,小米线上增长迅猛,格力线下29.42%的市场份额仍占优势,双方高管的言论,或反映了白热化竞争下的焦虑。尤其是格力方面略显情绪化的回应,也说明小米空调的增长之快,给了格力较大压力。
2025年上半年,小米空调出货量超过540万台,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速超过60%。在线上市场,小米空调的份额与格力非常接近,2025年4月至6月,格力线上平均市场份额为17.66%,小米为15.92%,两者仅相差1.74%。在2025年7月,有数据显示小米空调的线上市占率甚至达到了16.71%,超过格力。但格力方面对此数据提出质疑,称其仍保持领先。
零电费空调到底是不是黑科技?
董明珠在宣布格力推出"零电费"空调时,一些网友表示了质疑,认为是格力为卖空调搞出的夸张噱头。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格力电器推出的"零电费"空调,实际上是指其光储直柔空调系统。这套系统通过整合光伏发电、储能和空调技术,实现了空调运行的自给自足,甚至能通过电价差为家庭创收。
据央视频报道显示,该系统采用光伏直流直驱技术,将太阳能板产生的直流电直接供给空调使用,省去了传统逆变器转换的环节,能量利用率高达99%。这就是"零电费"空调的核心原理。直白点说就是这套空调系统采用光伏直流直驱技术,将光伏板发出的不稳定直流电调制成平稳的直流电供空调使用。薅太阳"羊毛"的同时,实现真正的"0电费"运行。考虑到不会一直都是阳光明媚的天气,格力自研的光储一体机系统,还可将多余的电储存起来,在没有阳光时可放电供空调使用,实现全天24小时正常运行。

格力方面称其自研的钛酸锂储能电芯,循环寿命超25000次,不起火,不爆炸,在-50℃~60℃情况下都可以正常充放电,可在夜间或阴天持续供电,实现全天候运行。
通过光伏板+储能系统+峰谷电价管理,可满足整屋家电用电需求,普通家庭年收益可达数千元,实现家庭场景的实际应用与效益。这对于很多买了空调却因高昂电费舍不得开的家庭来说颇具吸引力。根据格力公布的数据,在阳光充足的地区,该系统一年可节省约4000度电,相当于普通家庭大半年的电费。
董明珠接受央视采访时介绍,中东某工厂改造后,降温成本降低75%,实现了工业场景。每1万套系统年碳汇量相当于400万棵树,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环保效应,目前技术已落地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覆盖1.2万多个工程场景,如深圳地铁、北京机场等。深圳地铁一条线路的年电费节约可达1500万元。

格力在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也表示,格力实现大型中央空调的磁悬浮技术的突破,打破了国外少数中央空调企业的技术垄断,且传统磁悬浮变频离心机存在单机冷量偏小的行业共性瓶颈,制约了节能技术在大型建筑中的应用。经他们测算若全国30%的公共建筑采用格力磁悬浮技术,每年可节省电费204.8亿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50万吨。
无论是光伏发电的"零电费"空调还是磁悬浮技术,都说明格力确实在搞高强度研发,并实现了技术壁垒的突破,2024年格力研发费用为71.4亿元,在整体营收下滑的情况下,研发费用依然同比增长1.9%,其研发支出按需投入、不设上限,研发人员占比达到21.70%。
截至2025年6月,格力电器累计申请专利已近14万件,其中发明专利超过7万件,并拥有48项"国际领先"技术。这为"零电费"空调夯实了基础,很多消费者已经迫不及待等待这款空调的问世。不过,查询格力电器官网,光储空调的介绍显示为"零电费、零浪费、零担心",不过该产品的详情介绍及价格目前没有公开。从研发投入和专利数来看,格力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公司"。
投资人刘波认为该空调一旦全面推到市场,能迅速提升格力空调的销量和市场份额,对格力的股价将是一大利好。
董明珠十三年的布局
早在2012年,当大多数人还在为空调的能耗问题头疼时,董明珠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未来。
当时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一片向好。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太阳能电池产能超过40GW,产量超过24GW,同比增长50%以上,占据全球产量的半壁江山。生产成本进一步下降,产品质量显著提升,多数企业产品质保达到10年,功率线性质保达到25年。尽管受国内市场消纳能力有限和国外贸易壁垒影响,面临挑战,但中国光伏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通过在海外建厂或并购方式,增强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在这种大背景下,董明珠就想开发一种依靠太阳能不需要消耗电能的空调。
董明珠属于说干就干的执行派,她知道这是对技术的挑战也是对传统能源依赖的行业颠覆。随即开启数年的技术攻关之路,研发过程中,格力遇到了重重困难,包括电机烧毁、巨额的研发投入等。但董明珠"铁娘子"的干劲,让格力最终研发出这种"零电费"的新型空调--光伏空调,它能够直接利用太阳能发电,而无需通过传统的逆变器。不仅减少了对城市电网的依赖,还大大降低了用户的电费支出。
格力的光伏空调采用新型的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能够实时跟踪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大功率输出,确保太阳能的最大化利用。该空调具备五种工作模式,包括纯光伏发电、纯空调运行、光伏发电及系统发电、光伏发电及系统用电以及光伏空调模式,这些模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瞬时切换,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通过储能模式,满足空调可以连续和稳定运行。
董明珠介绍称,该空调已经在部分家庭别墅中运用,已经实现光伏能源、储能设备以及夜间的风谷电供应,真正实现了0电费。目前中东、北美、欧洲、东南亚等24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其中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世贸中心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空调项目,总冷量超过4200冷吨,光伏板装机容量超过6.7兆瓦。在因常年高温空调刚需更强的沙特,光伏空调更受欢迎,达曼仓库项目和沙特利雅得Marsha工厂项目都是格力光伏空调的应用典型案例,有效缓解当地电网压力。
新源彩能总经理刘一民表示,目前该项技术方面已经成型,国家电网也支持光伏空调的应用,这样可以有效缓解高峰期用电的压力。"国家电网并不是靠个人家庭赚钱,主要利润来自于工业用电,从技术理论上说,是完全可行的,但经济性可能对消费者未必真的友好。"刘一民认为,一旦格力独家推出"零电费"空调,其售价肯定远远高于普通空调,这项技术需要一些时间沉淀来消化成本。
在2012年董明珠开始研发"零电费"空调,2013年和雷军进行"十亿赌约",虽然格力最终险胜,但是好强的董明珠,显然要在自己擅长的空调领域拉大技术优势。如果光储空调能推进顺利,将对整个行业带来技术颠覆。
格力光储空调在技术层面上已经实现了突破,这不仅增强了中国企业在全球绿色科技领域的话语权,也加速了"双碳"目标的实现进程。格力此举引领了从"耗能产品"到"节能系统"的范式转变,必将激发行业技术升级浪潮,推动智能家居与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合。
嘴仗只会带来内耗,良性的技术竞争都会让中国科技更加强大,也会让企业自身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