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死对头"上台,要让德国再次"骄傲",对华态度出人意料。那么默茨的对华立场,有什么出人意料的地方?
随着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对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全球多国无差别攻击的背景下,欧洲不少国家也在今年迎来了新一轮的政府变动,其中德国的政权更替最令人关注。
在今年2月底,德国基民盟顺利在选举中胜出,成为德国新一届执政党,而就在近期,该党主席默茨也正式当选为德国新任总理,由此也牵连出一系列有关德国新政权的问题。
据德媒报道称,随着默茨当选为新一任德国总理,外界对新德国政府的内政外交方针十分关注。据了解,在担任基民盟主席期间,默茨长期被认为是"亲美派"与"大西洋主义者"。
在其政治生涯中,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与德国前总理默克尔进行竞争,他也因此被认为是默克尔的"死对头"。随着默克尔于2018年宣布不再寻求连任以后,默茨开始重返政坛,并在去年成为总理候选人。
之所以被认定为"亲美派",主要还是因为他曾在致力于德美合作的"大西洋之桥"协会中担任主席,但在当下时间节点下,亲美显然并非合适选择。
自今年年初以来,美欧关系不断出现裂痕,特朗普政府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转变,以及对欧盟发出的关税威胁,导致欧洲国家对美国的不信任感加剧。而默茨也抓住这一机会,在竞选期间主张摆脱对美依赖,让德国再次"骄傲",此举也让他获得大量支持,并顺利在选举中获胜。
默茨上台以后,德国必然会寻求进一步提升在欧盟中的影响力,并且积极与法国,波兰等国联络,推动欧洲战略自主,减少对外依赖,尤其是对美国的依赖。
相比于前任朔尔茨组建的红绿联盟,默茨这次组建的黑红联盟并不存在大的政策分歧,像之前朔尔茨与绿党外长贝尔伯克互相抢夺"外交话筒"的现象应该不会再出现,这一届德国政府的对外政策应该能够保持连贯性与统一性。
而在对华态度上,身为资深"亲美派"的默茨,展现了出人意料的理性和务实。在2024年,中德贸易总额高达2470亿欧元,已连续7年位居德国最大贸易伙伴的中国已经成为了历届德国领导人绕不开的话题。而当前德国经济连续萎靡,对内有非法移民问题,右翼政党不断抬头,对外则有美国关税威胁,汽车出口下滑,工作岗位减少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处理中德关系,是默茨实现其重振德国经济,推动德国每年经济增长达2%的承诺的关键。
出于减少对外依赖承诺的关系,默茨在明面上可能不会对中国表现"过于热情",甚至有可能对中国采取强硬贸易措施,从而强调欧洲外交的"自主性"。但只要中德经济合作继续保持现有规模,并且德国经济持续萎靡,默茨就不得不继续加强与中国的接触,至少也会放缓欧盟此前鼓吹的对华"去风险化"。
值得注意的是,默茨曾在企业界工作多年,与德国商界关系亲密,而对华贸易增强的直接受益者,正是宝马,奔驰,西门子等制造商与知名企业。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出于"亲商"立场还是以企业利益为重的立场,默茨都可能会继续与中国保持合作,考虑到在此次总理选举中,黑红执政联盟在首轮投票中失利,因此默茨很有可能会寻求在秋季以前取得实质性的施政成果,从而弥补这次失利所带来的影响。
在这段时间里,中德可能会进行一系列经贸对话,并通过加强经贸合作的方式刺激德国经济,总体上来看,未来中德之间的关系仍会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