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中国航司在3天内连续退掉了2架波音客机,第一架737 MAX飞机已经在4月19号返回美国西雅图,第二架则是在4月21号从舟山飞往关岛,中途加油后返回美国。对此波音公司CEO奥特伯格作出回应,称如果中国航司不接收,波音将停止为中国制造飞机,他承认失去中国市场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难看出,波音公司的态度颇为强硬,但背后的损失却无法忽视,一架波音客机的造价约1亿美元,除了这两架被退货的之外,波音运往中国的41 架飞机已开始生产,另外 9 架计划于今年交付,加起来就是50亿美元左右,虽然波音可以寻找其他买家,但仍将产生约12亿美元的损失。

中国的航空市场是必争之地,占据全球飞机交付总量的21%左右,同时也是波音公司最大的海外市场。根据该公司发布的2024年财报,去年的营收为665.17亿美元,同比下降14.50%,这是波音连续第六年亏损,如果失去中国市场,后果只会更糟。

中国航司之所以会退回波音客机,不排除有三个因素,一是在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下,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将被加征125%的关税,面对翻倍的价格,中国航司别无他法,只能选择退货。二是国产C919客机的供应,有数据显示,2024年C919的产能将达到50架,2025年为75架,2029年将达到200架,国产飞机的供应和价格优势,让中国航司有了新的选择。

三是波音公司的客机近年来事故不断,不是舱门失控就是起落架问题,去年的韩国济州空难事故导致179人丧生,而安全一直是中国航司最为看重的指标。对波音来说,失去中国市场并不是简单的营收受损,中国在原材料供应同样至关重要,比如飞机的喷气发动机、雷达、通信设备、导航用的传感器,都要用到稀土,而美国有72%的稀土需要从中国进口。还有市场之争,随着国产大飞机的上马,中国市场并不是终点,走出海外是必经之路,欧洲、东盟和世界其他国家的航空市场都将成为波音与C919的竞争舞台,波音为自己造就了一个强大的对手。

中国拒收波音飞机,将直接促进中国航空研发的自强,同时解除一个个"卡脖子"问题。眼下随着华为、寒武纪、中芯国际等半导体研发企业的突围,中国芯片已摆脱困境,而中国在AI领域的强势崛起,将进一步打破美方的技术封锁,杭州六小龙就是例子。在这个大环境下,航空业只是一个缩影,通过倒逼国内制造业和核心技术攻坚克难,中国收获的是供应链的安全和自立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