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挂断电话后,美财长对中国称呼变了,中方6个字说明一切

特朗普挂断电话后,美财长对中国的称呼变了,释放信号引人关注。关于中美关系,中方用6个字说明一切。那么,新一轮中美领导人通话结束后,美财长对中国的称呼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对于美方这一举动,中方又回应了哪6个字?

应美方邀请,中美元首于24日晚间进行了一场积极、友好、建设性的电话会谈,为双边关系稳定发展注入了积极力量。然而会后第二天,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就发表了一番略显"唱衰"中美关系的论调,称两国间不可避免地会一直存在竞争关系,而华盛顿认为这种情况是自然的。

贝森特称,牢固的双边关系以及特朗普的领导力,让中美两国间的局势得以缓和。但中美永远是天然的竞争对手,不过美方有信心能够与中方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釜山会晤结束近一个月以来,中美关系呈现出明显回暖迹象,两国经贸合作也在有序恢复。

此时,贝森特一改中美经贸磋商阶段对中国的友善态度,再度将中国称作"竞争对手",明显给人一种对华"示强"的感觉。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贝森特公然将中美定性为"永远的竞争对手"呢?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贝森特并非真的要跟中国"撕破脸",而是想在口头上"占便宜"。据报道,当天的采访中,贝森特着重提到了中美领导人明年有望举行四次会面这一点,直言这对稳定双边关系大有帮助。此外,他还谈及美国大豆对华出口一事,称中国复购美国大豆一事正按计划进行,而未来三年半时间里,中方还将购买8750万吨美国大豆。

贝森特主动放出的这两个消息,明显是在给美国各界注入信心,让他们相信特朗普政府有能力收拾本轮中美贸易战所带来的"烂摊子"。而他将中国定性为"竞争对手",则像是在彰显所谓"政治正确",证明美方并未向中方低头。尽管美方在这一轮中美贸易战中输得一败涂地,但特朗普跟共和党还是要给自身挽回颜面。此时重申中美竞争关系,无疑更有利于特朗普"自证"美国并非输家。

其次,贝森特这番话也可能是在为美方后续发表一些的涉华言论做铺垫。要知道,尽管特朗普肯定了中国为二战胜利发挥的重要作用,表示理解台湾问题对中国的重要性,但在台海局势高度紧张的今天,美方仍然有可能发表一些不当言论,或者在经贸合作等领域给中方设限。也就是说,将中美定位为长期竞争对手后,美方仍可能以对抗而非合作的姿态,处理一些涉华问题。

眼见特朗普政府并未从正确角度审视中美关系,双边关系仍然存在动荡甚至破裂的风险。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只用6个字,就点明了双边关系的真正内核,即"中美对抗有害"。刘鹏宇指出,中国和美国应当成为伙伴和朋友,这是历史给予的启示,也是现实的要求。尤其在百年变局背景下,中方乐见两国领导人就共同关心和关切的问题保持定期接触,相信这对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有分析认为,中方这番话向美方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那就是以合作代替竞争对抗,才是推动双边关系长期良性发展的正途。如果美方还想落实好两国高层此前达成的共识,就该与中方相互成就,而非将中国放在美国的对立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