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舰强闯黄岩岛后,美防长找上中国想谈谈,中国防长接不接?外交部表态一锤定音

据报道,前不久,美国海军"希金斯"号驱逐舰未经中国政府批准,直接闯入黄岩岛领海。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高度戒备,第一时间组织兵力,跟踪、监视、警告、驱离,一套流程下来,局势全程被掌控。南部战区海军发言人公开强调,美军这次行径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和安全,破坏南海和平稳定,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

这一轮美舰闯黄岩岛,背后藏着不少"小算盘"。一边是菲律宾刚以"渔船运补"为名,在黄岩岛附近海域挑衅,中方海警依法驱离;两天后美舰就踩着点到场,明摆着是给菲撑腰、背书。南海局势的每一次"火花",都离不开美菲配合的影子。专家分析得很透:美国这次动手,是想挑战中国刚刚公布的黄岩岛直线基线,向外界释放"不承认"的信号。美舰的"航行自由行动",其实是政治宣示多过实际军事意义。

美国国防部的年度"航行自由行动"报告才发布两天,黄岩岛又成了头号目标。报告里中国被点名"过度海洋主张"四项,南海、东海、台湾海峡通通算在内。美国用没批准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当遮羞布,自己却不受规则约束,满世界挑刺。南海航行自由从未受限,美军干的是自己的一套标准,拿谁不顺眼就去哪"自由"一把。这种"标准"政治功能很强,法律根基却极弱。全世界都看得明明白白,美国的"自由行动",就是想搅浑水、秀存在。

再拉长镜头,这场闹剧还有第二层目的。菲律宾8月11日的运补事件,刚刚被中国海警"专业规范"地驱赶,美舰两天后就过来踩点,时机选得极其巧妙。专家直接点明,这不是巧合,是给菲律宾挑衅打气,是试探中国基线发布后的应对,是向外释放"美国力挺"的象征性信号。美国这次不是单纯来秀肌肉,更是要摸清中国底牌,看中国的战略定力和反应强度。

美军这招"航行自由",其实是把南海当成博弈牌桌,既想逼中国让步,又想给盟友壮胆,还想在全球舆论里刷一波"对华强硬"形象。特朗普上台7个月以来,美军首次敢在黄岩岛海域搞"自由行动",显然不是心血来潮。2026年美国中期选举临近,白宫需要外交安全领域刷存在感,南海问题成了最合适的"试金石"。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要打"强硬"标签,就得用实际行动造舆论、试水温。

但美国的算盘,碰上中国的反制,效果就没那么理想。解放军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主动对外披露处置过程,传递的信号极其鲜明--黄岩岛局势全盘掌握,随时可以对任何挑衅做出快速反应,绝不留死角。实际行动就是最好的"红线声明":中国主权不容侵犯,海洋权益寸步不让。

就在海上火药味升温的时候,电话线另一头也有新动作。美国防长赫格塞思突然通过媒体释放信号,希望和中国防长通话。外交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回应得极其克制:"建议向中方主管部门进行询问。"就这么一句话,外界看似平淡,实则大有深意。

这句"已读未回"式的回应,就是把主动权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对话不是问题,中国从不排斥沟通,但从来不把"对话"当成美国的挡箭牌。美方想在南海搞"切线挑衅",又想用"降误判"为由拉中国下水,既要又要的把戏,玩到今天已经没人买账。董军防长接不接电话,不是礼节题,而是战略题。中国的立场很清楚:沟通可以,态度要诚恳;谈判可以,前提是尊重和互信,不是边搞事边喊"降温"。

美国现在的套路,就是一边派军舰闯领海,一边口头说"降低误判",既想制造压力,又想把握沟通渠道。中国则用实际行动回击:该驱离就驱离,该反制就反制,绝不让对手在关键利益上有丝毫"可乘之机"。南海、台海、东海,哪里有威胁,哪里就有中国的应对。俄方早就说得明白,美国要在日本部署中导,后果全由日本承担。南海也是同理,美国要搞挑衅,出事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