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女子4次结婚都是闪婚闪离,就在第4次离婚当天再次结婚,不料和丈夫共同生活仅仅3天就找理由分开,男子事后打听才发现真相,要求返回彩礼15万,并闹上了法庭。
男方要求返还15万元彩礼,法院最终判决女方全额退还彩礼。法院审理认为,该女子在短时间内多次结婚离婚,每次婚姻都涉及高额彩礼且持续时间极短,这种行为明显违背了婚姻应以感情为基础的基本原则。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法院最终判决双方离婚,并要求女方全额返还15万元彩礼,主审法官在判决书中特别强调,婚姻关系不应成为敛财工具,任何试图通过虚假婚姻获取利益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
这起案件曝光后立即引发社会热议,不少网友质疑,如此明显的骗婚行为为何仅需返还彩礼了事,而不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律专家解释,要认定诈骗罪需要充分证据证明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而这类案件中往往难以取证。也有网友指出当前婚姻登记信息尚未实现全国联网,这就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建议完善相关信息系统建设。
事实上近年来类似骗婚案件时有发生,一些不法分子专门盯上农村地区的高额彩礼习俗,通过短期婚姻骗取钱财后迅速消失。由于部分受害者碍于情面不愿报警,加上跨地区婚姻登记信息不互通,导致这类骗婚行为屡禁不止。
针对这一社会现象,专业人士建议适婚青年要提高警惕,在婚前应当充分了解对方背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核实信息,彩礼支付最好通过银行转账并备注用途,避免现金交易难以追查,适当延长婚前相处时间,不要被对方的花言巧语冲昏头脑。
这起案件虽然通过司法途径为受害者挽回了经济损失,但也暴露出当前婚姻登记管理制度存在的漏洞。要从根本上遏制骗婚现象,需要法律制度的完善、社会监督的加强以及个人防范意识的提升,婚姻是人生大事,需要以真诚相待,切莫因一时冲动而落入骗局,最终人财两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