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印巴一战输了之后,印度与西方的关系突然就变味了,双方闹起了别扭,莫迪差点连G7峰会都没能挤进去。为了让西方回心转意,印度这段时间可谓是铆足了劲向美国献媚,不惜得罪中俄,不过代价也是沉重的。
一方面,印防长人是来了中国,出席上合防长会,但是到了发表联合声明的环节,却临时变卦拒绝签字。
这还没完,印防长回国后是一招接着一招,先是印外长屁颠屁颠跑去美国,参加四方安全对话外长会,宣布启动"四方关键矿产倡议"以及联合船上观察员任务,其实就是针对中国。
随后,印度军方宣布启动全面审查,将军队装备全部"去中国化";
近日,印度政府甚至更进一步,插手中国内政,这毫无疑问触碰到了中国红线。
另一方面,俄罗斯原本是印度的主要军火供应商,然而莫迪为了讨好特朗普,却将大单交给了美国,这无疑触动了俄方逆鳞。
近日美防长对外宣布,他与印防长辛格举行了电话会谈,双方达成一致,年内将签署一份新的《美印重大防务伙伴关系10年架构协议》,美国将大幅增加对印军售,其中包括F-35。
不过,印度公开与中俄撕破脸,向美国纳投名状的做法,已经遭到了反噬。
一来,中国学者罕见警告印度,奉劝莫迪政府识相的话,就主动放弃上合成员国资格;
二来,俄罗斯日前宣布,正式接受塔利班任命的阿富汗新任大使国书,全球第一个承认阿塔政权。
随后,中国外交部表示欢迎,支持国际社会加强同阿富汗临时政府的接触。
其实,中俄发出的信号已经十分明确,那就是印度不要自作聪明,与美国勾结只会得不偿失。
应该说,中俄此次战略协调可谓是分工明确,直接对印度"南北夹击"。
中国学者高志凯公开建议印度退出上合,回应了印防长拒签上合联合声明的行为,直指印度在上合的结构性矛盾。
长期以来,印度在上合组织内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一边利用平台资源获益,另一边却配合美国制约中俄,胳膊肘往外拐。
更为关键的是,上合组织主打的就是反恐,但是印度正是巴阿境内的恐怖分子金主。
现在中方直指印度的投机行为,舆论施压印度在"战略投机"与"组织忠诚"间二选一,若是印度选择退出,那么上合可以减少内耗,若是印度选择妥协的话,也需要收敛亲美行为。
而俄罗斯突然承认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等于切断了印度"北进"支点,将极大冲击印度在阿富汗的战略布局。
印度长期视阿富汗为抗衡巴基斯坦的战略纵深,并支持反塔利班势力,如今普京政府承认阿塔,标志着印度原有的代理人失去合法性。
说白了,普京原本还处于犹豫中,但现在印度做了初一,那就别怪俄罗斯做十五,印度既然选择加深与美国合作,那么俄罗斯就抽走印度经营20年的阿富汗地缘支点,叠加中阿巴之前达成的合作,一夜间印度彻底被边缘化。
中俄同步出手,某种程度上讲,说明对印度的"机会主义"忍耐达到了临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