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号,乌克兰这次停电是最严重的,也是自从2022年爆发冲突之后最严重的停电,军事工业系统的运转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普京不再增加军事行动,忽然亮出底牌-290亿吨铁矿资源要来搅动全球的铁矿石市场。

这下澳大利亚的"铁王座"有点坐不稳了,更是捅到了美元全球资源贸易结算的老巢。

图|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0日,乌克兰多地能源设施遭俄罗斯无人机和导弹袭击,多地因能源短缺出现断电

还没打完,普京就把战线从炮火转移到了资源和金融的背面战场。

十月初,乌克兰国家天然气运输公司宣布说俄罗斯对能源系统发起了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袭击。

导弹和无人机联合作战,瞄准了乌克兰的能源枢纽,于是哈尔科夫,基辅等很多城市都停电了,交通瘫痪,工业停工。

俄罗斯方并没有说明伤亡人数,而是明说这次行动目的是摧毁乌克兰的"军工综合体"。

乌克兰的防空体系拦不住那么多飞机。

能源中断直接掐断军工运转链路,战争潜力飞速蒸发。

图| 俄罗斯普希金诺,俄乌冲突持续,一座炼油厂发生火灾

但是乌军近来有效的反击,大多数都是对俄方炼油厂等能源设施展开袭扰。

这反映出乌克兰在正面战场上打击力越来越弱,只能靠"游击式"的能源袭击打乱俄军进攻节奏。

普京知道拿下乌克兰全境只能获得暂时的胜利。更大的地缘战略之战正在另一战场进行,那就是与北约的战略对峙。

面对制裁、 封锁,舆论围剿。

普京没大张旗鼓宣战,而是悄然转方向,从打军事胜仗,到打资源战、金融战。他就把那张290亿吨的铁矿牌给甩了出来。

图| 俄罗斯总统普京

290亿吨是什么概念?按照现在的产能算,可以连续好几年不间断地给全球输送大量铁矿石,重塑价格体系。

但是普京真正的打算,不只在于市场份额,而在于结算权,即对美元在国际贸易定价上地位的"王位挑战"。

就在普京宣布把铁矿运出去的时候,全世界的铁矿买卖局势也不知不觉地松动起来。

近期BHP矿业公司同中国几家钢铁企业签订协议,用人民币结算铁矿现货交易的比例达到30%。

这一改变表面上看只是双边贸易的改进,放在全球资源贸易的大环境中来看,则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图| 人民币

在过去,铁矿石与石油一样一直用美元定价结算,这样美国就可以掌控金融主导权,各国又不得不在市场动荡时受困于美元汇率。

BHP的行动相当于自己打开去美元化的缺口,给俄罗斯等铁矿出口的新力量提供实际的接入点。

普京放出了290亿吨铁矿,就是要趁这个势头乘风而上。

俄罗斯并不缺乏铁矿。

根据外媒资料显示,俄罗斯境内的图鲁汉斯科耶矿区以及卡瓦克塔等地拥有极为丰富的钛矿资源,仅图鲁汉斯科耶一地的储量就超过了30亿吨。

图| 俄罗斯总统普京

如此大的矿源以及政府对出口的主导使俄罗斯成为了重新定义国际铁矿石贸易格局的国家之一。

这不仅让澳大利亚、 巴西等传统矿业大国,也触动了全球大宗商品美元定价体系的神经。

但是俄罗斯并不是孤军奋战,中国、印度、伊朗和土耳其等新兴市场国家在能源、原料的采购中已经逐步转向了本币结算。

据公开数据显示,在2024年底之前,俄罗斯同很多国家的本币贸易比例已经超过了90%。

至于铁矿石这样的战略资源,如果美元被不断替代的话,那么它的国际结算地位就不再具有独占性了。

图| 美元纸币

换句话说,普京不需要推翻美元体系,他只需要让市场相信"美元不是唯一的",美元的主导权就已经被动摇了。

欧洲一边喊着制裁俄罗斯,一边自己还在从俄罗斯进口重要原材料。

今年上半年,欧盟各个成员国从俄罗斯进口了近295万吨铁钢产品,而这些数字没有成为新闻头条,但是却在现实中道出了一个道理:资源的依赖远比口头上说得更为实在。

普京正是因为知道这些道理,所以才能"甩矿",他知道市场的规则和战略的现实是两个维度的事物,只要铁矿石够多、结算方便点,全世界也不会把俄罗斯真正从供应链里赶出去。

图|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铁矿石市场现在由澳大利亚掌控,其占有全球出口市场份额约四成。

但是如果俄罗斯释放储备抢占亚非拉地区市场,并继续推行非美元结算方式,那么澳大利亚的地位就会变得很脆弱了。

澳洲不缺矿,缺少的是战略纵深和结算选择。

中国是澳洲最大的铁矿石买家,如果跟俄罗斯深化合作,对澳洲整个矿业板块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但是,一旦铁矿市场由美元结算的"裂口"不断扩大,就会蔓延到石油、天然气等其他领域,最终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对美元全球统治地位进行系统性削弱。

图| 俄罗斯总统普京

普京没有因乌战场取得暂时性胜利就放松警惕。他明白真正的战斗是在能源、矿业和金融系统中进行的。

一手放箭,一手布局。290亿吨铁矿不是战后的创收工具,而是向西方金融体系发起挑战的信号。

当资源开始用卢布、 人民币或者其他的本币结算,当欧洲在制裁之下依然"无法拒绝"俄罗斯的铁矿。

当全球主要的铁矿出口国开始动摇美元结算…普京这一张牌,不再只是经济动作,而成为战略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