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尔特亲密盟友打响反马科斯第一枪,参议院罕见出现大变天场景,马科斯多名亲信遭发难,未来菲律宾政坛又将何去何从?
«--【·菲律宾权利清洗·】--»
马尼拉街头的积水尚未退去,浑浊的水洼倒映着民众举着的"豆腐渣工程"标语。强降雨引发的内涝灾害刚过,菲律宾民众对防洪工程的愤怒就已点燃街头。
马科斯政府迅速将民怨转化为政治工具,一场以反腐名义展开的权力清洗悄然启动。总统马科斯9月15日站在新闻发布会的聚光灯下,宣布任命前最高法院大法官安德烈斯・雷耶斯担任新成立的基础设施独立委员会主席。
这个专门调查防洪工程腐败问题的机构,成员名单里还包括前公共工程部长罗赫略・辛格松和资深会计师罗萨娜・法哈多,阵容看似专业中立。
马科斯在发布会上强调调查将"没有神圣不可侵犯的人",这番表态却难掩政治清算的锋芒。就在委员会成立前三天,52名政府高级官员的辞职报告已整齐摆上总统办公桌。
其中公共工程系统的关键负责人首当其冲,成为这场反腐风暴的第一批牺牲品。更具戏剧性的是众议院议长马丁・罗慕尔德斯被承包商夫妇指控收受防洪工程回扣的事件。
«--【·参议院的权利颠覆·】--»
9月8日上午,菲律宾参议院议事厅的木质大门被紧急关闭。24分钟后,当大门重新打开时,参议院的权力版图已彻底改写。弗朗西斯・"奇兹"・埃斯库德罗面色铁青地走出议事厅,这位曾被视为马科斯政府重要盟友的参议院议长,刚刚在一场突袭式表决中被罢免职务。
投票结果15:8,远超罢免所需的最低票数,连几名执政联盟议员都投了赞成票。77岁的维森特・"Tito"・索托三世在议员们的掌声中走上议长席,他举起右手宣誓就职的画面被媒体镜头定格。
这位曾在2022年卸任的政坛老将,时隔三年戏剧性回归权力核心。索托在就职演讲中承诺将建立"合作但独立"的参议院,这番表态看似中立,却暗藏玄机--他长期被视为杜特尔特阵营的同情者,其上位意味着参议院将不再是马科斯政府的"橡皮图章"。
参议院内部人士透露,罢免动议酝酿已久,埃斯库德罗被指控在防洪工程预算审批中存在利益输送,这一罪名成为推翻他的关键武器。
这场权力更迭背后是中期选举埋下的伏笔。
今年5月选举后,马科斯领导的"新菲律宾联盟"仅在参议院拿下6席,而杜特尔特阵营凭借5席成为关键力量,加上阿基诺家族支持的3名独立议员,执政联盟的优势已荡然无存。
索托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重组参议院各委员会,原本由马科斯盟友掌控的蓝带委员会(负责调查政府腐败)被交给杜系议员执掌。这一调整直接决定着未来防洪工程反腐调查的走向,也让马科斯政府通过国会掌控局势的企图遭遇重挫。参议院议事厅墙上悬挂的国父画像,沉默注视着这场不流血的权力革命。
«--【·杜特尔特阵营弹劾·】--»
克里斯托弗・吴的办公室挂着一张与前总统杜特尔特的合影,照片里的两人正举杯大笑。这位老杜任内的内阁成员,如今以2700万张选票的优势成为参议院得票最高的议员,他的崛起标志着杜特尔特阵营正式打响政治反击。吴在中期选举后首次演讲就火力全开,直指马科斯政府的防洪工程存在"系统性腐败",这番表态被视为向执政联盟宣战的信号。
杜系势力的真正杀招藏在弹劾动议里。参议院档案显示,针对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的弹劾案已进入议程,尽管萨拉是杜特尔特的女儿,但这场自导自演的政治戏码另有深意。
杜系议员在国会发起的攻势精准狠辣。他们先是高调支持对防洪工程的调查,接着又联名要求审计署公布马科斯政府的救灾资金使用情况。在一次参议院质询中,杜系议员拿出防洪沙袋质量检测报告,当着电视镜头撕开沙袋外层,露出里面不符合标准的填充物。
这一幕通过媒体传遍全国,进一步削弱民众对马科斯政府的信任。更巧妙的是,他们将反腐议题与民生诉求绑定,在街头抗议活动中,杜系支持者举着"反腐救民生"的标语,成功将政治斗争包装成民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