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光明网报道,据印尼国防部消息,前不久,"科莫多-2025"多国海军联合演习在巴厘岛及其周边海域拉开帷幕。这场军演吸引了包括中美俄在内的39个国家参与,一时间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在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当下,中美俄三国罕见同台参演,众多国家战舰齐聚,背后蕴含着多层面的意义与影响。
俄军舰(资料图)
"科莫多"系列演习由印尼海军主办,2014年举办首届,每两年举行一次,旨在增强海上合作,促进多边发展,演习地点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轮换。第二届有36国参与,是中美俄首次参与该演习;2018年的第三届规模最大,参与国家达到43个 ,演习后还举行了阅舰式;受疫情影响,第4届推迟到2023年,参演国家缩至32个,而本次第5届演习,参与国家回升到39个。
在这次"科莫多-2025"演习中,各国参演力量亮点十足。中国也派出了军舰,不仅彰显了中国海军远洋作战能力的提升,也体现出中国在国际军事合作中积极展示自身实力与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态度。美国可能派遣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或者"美国级"闪电航母参演。凭借航母强大的作战能力和战略威慑力,美国旨在展示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强化与盟友的关系,进一步推进"印太战略"。
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派出"尖锐"号护卫舰、"俄联邦英雄阿尔达尔·齐坚扎波夫"号护卫舰以及"佩琴加"号补给舰,体现出俄罗斯对亚太战略的重视。在面临西方制裁压力下,俄罗斯通过参与此次军演,加强与亚太国家的战略纽带,对冲地缘政治风险。
俄军舰(资料图)
此次演习以人道主义救援和灾难应对为主题,涵盖海上救援、反海盗、医疗援助等多个非作战性科目。在海上救援科目里,不同国家的海军舰艇能交流救援经验、分享救援技术,提高救援效率。比如在模拟海上船只失事场景中,各国舰艇可以展示各自的救援设备和操作流程,相互学习如何更快速、有效地开展救援行动。
在医疗援助环节,各国的医疗团队可以相互学习,共同应对大规模伤亡事件中的医疗救治难题。假设遇到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导致大量人员受伤,各国医疗团队可以交流重伤员转运、紧急手术开展等方面的经验。这对于促进国际社会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从国际政治格局角度分析,此次中俄美三国共同参与"科莫多 - 2025"军演,反映出近期国际关系的一些微妙变化。尽管三国在诸多国际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仍展现出合作的可能性。俄罗斯与北约国家(包括美国)罕见地同台,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俄美关系有缓和的迹象,双方或许会在演习期间进行一些非正式的接触与对话,为解决地缘政治冲突提供潜在的沟通渠道。
普京(资料图)
美国参与此次演习,除了在亚太地区展示军事力量外,也试图通过与中俄在非作战领域的合作,了解对手的军事动态与技术发展。中国通过参与此次多边演习,既展示了军事透明度,又巩固与印尼等伙伴的关系,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当然,在演习过程中,各国军队在指挥协调、通信联络、文化差异等方面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不同国家的军事指挥体系和作战理念有差别,在联合行动时,如何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是个挑战。各国语言不同,通信设备和频率也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信息传递不畅。而且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军事传统也可能导致在合作过程中出现一些误解和摩擦。不过,这些挑战并非不可克服,通过提前的沟通协调、制定统一的规则和加强人员交流,各国军队能够逐步磨合,实现更好的合作。
"科莫多-2025"联合军演为各国在人道主义救援、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等领域提供了合作的契机,也为国际政治格局的缓和与稳定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希望各国能以此次演习为起点,在更多领域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为世界和平与稳定贡献更多力量,真正实现通过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