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台后,不顾中方多次警示,动用关税手段再次挑起贸易战。近日,中方就针对美方关税政策做出反制。然而,中方的第一招,就让美方受不了了。

日前,美方收到通知,称中国已经停止接收波音飞机了,并且连相关设备和零部件都不买了。当下波音约有10架飞机等待交给中国公司,但这一政策使得情况出现了不确定性。

(中方新任命的国际贸易谈判代表)

对于波音和美国来讲,这一消息可谓是晴天霹雳。从2018年开始,波音大概四分之一的产量都销往中国了,未来20年中方在航天航空领域需要还要提升,若是中方持续不接受波音,将对波音公司的运营带来严重打击。

但对于中方来讲,各大航空公司在过去数年里已经积累了充足的备件,且自身生产能力的提升,让中方有能力应对任何供应紧张的问题。

在这种对美方不利的状况出现后,特朗普这边立刻就"破防"了,开始深夜发帖指责中国。白宫这边,则是在无法拉下脸的情况下,暗戳戳告诉中方,特朗普已经释放明确信号,愿意和中国通过谈判的方式达成协议。

当下,中美因为贸易问题关系确实非常僵硬。但是2018到2020年的贸易战已证明,关税对抗无法解决结构性矛盾,中美最终仍需回到谈判桌前。所以此次博弈的本质,也是中美"以战促谈"策略的延续。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方这边,就为谈判做了充足的准备。

日前,我国政府网发布最新声明,将任命李成钢,为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这一人事任命正值中美贸易关系紧张之际,所以中方这一任命,必定有特殊考量。

李成钢的职业轨迹,就体现了国际法和经贸务实深度融合的特点。

从其学术履历来看,他本科毕业于北大法律系,硕士在德国汉堡大学学习法律经济学,使得其兼具法学思维和经济学视野,擅长从规则层面解构国际贸易争端。

毕业后,他在我国商务部担任多个职位,对于反倾销调查非常熟悉。2021年的时候,被任命为中国驻日内瓦世界贸易组织大使。在此期间深度参与中美贸易摩擦、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等重大事件。

(美总统特朗普)

最关键的是,担任大使期间,李成钢还与主要利益相关方建立并保持了联系,其中就包括了美国代表。在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的第一届政府期间,李成钢也曾出任商务部部长助理,进一步加深了他在国际贸易政策制定中的实际操作经验。

所以基于这几点来看,其在当前背景下,确实是中方可任用的"王牌谈判"。

现阶段,我们从特朗普的动作也可以看出,其实际上也是要做两手准备。《华尔街日报》已经报道,现在特朗普政府正计划说服70多个国家,集体孤立中国以换取取消关税,间接逼迫中方让步。另一个准备,就是通过谈判方式,让中方主动做出让步。

对美国来说,中国现在是其最大战略竞争对手,所以特朗普想通过高额关税,来直接打击中方出口,削弱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迫使其他国家减少对华经济依赖。同时,提出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后,也是通过关税杠杆,重构以美国为中心的贸易体系,将全球产业链从"多极化"拉回"美国主导"的旧秩序。

反之,站在中方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并不排斥谈判。

尽管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但双方经济仍高度嵌套,美国在稀土、电子产品零部件等关键领域,仍难以替代中国供应。中国这边,对美顺差规模仍居首位。这种相互依赖,也使得双方需要通过谈判避免产业链断裂引发的经济震荡。

(澳大利亚牛肉)

但同时,从中方近期表态就可以看出,中方在主权与核心利益上是不可交易的。第一次中美贸易战已证明,中方完全可以通过精准反制,如打击美国农产品、波音订单转移至空客等,迫使美方回到谈判桌。当前中国出口市场多元化程度更高,对美依赖度下降,进一步削弱了美方施压效果。

并且和美方一样,在谈判的同时,中方也存在第二手的准备。此前我们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现在可以从巴西买;美方挑起贸易战后,肉类对华出口必然减少,巴西首相桑切斯即刻访华,为中方填补供应缺口;甚至是美国盟友澳大利亚,都抵不住中国市场的诱惑,火速为补位为中国提供停滞的牛肉供应。

总之,中方的谈判意愿与强硬立场,统一于"以斗争求合作"的战略逻辑。通过精准反制与长期布局,中方既避免陷入"让步-施压"的恶性循环,又为全球经济治理规则的重构争取主动权。未来中美博弈或将继续呈现"边打边谈、斗而不破"的常态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