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尔特亲密盟友打响反马科斯第一枪,参议院罕见出现大变天场景,马科斯多名亲信遭发难,未来菲律宾政坛又将何去何从?
9月14日,菲律宾武装部队发言人帕迪拉表示,为支持菲律宾国家警察维护和平与秩序,该国所有部队均处于待命状态,取消休假。与此同时,菲律宾军方高层也特意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强调菲律宾处于"关键时刻",试图转移菲军注意力的行为是徒劳且不负责任的。
而菲律宾军方之所以会作出这一番表态,主要与菲律宾国内的紧张局势有着很大关系。
今年八月份,菲律宾的洪水冲垮了城市,也同样冲出了官员腐败的证据,民众们愤怒抗议,让小马科斯政府头疼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初马科斯政府高调发起的 "反腐风暴",本想借机清除异己,没想到反而挖到了自己人的黑料。
公共工程部部长博诺安一开始嘴硬,说 "不是我辞职就能解决问题",还把皮球踢给总统府。但到了 8 月 31 日,马拉卡南宫突然宣布博诺安 "辞职",第二天就让原交通部长文斯・迪宗接任。
更让民众炸锅的是审计署随后曝光的秘密预算。报告显示,马科斯任内那些不需要国会审批、总统直接掌控的 "机动资金" 翻了三倍,总额高达数百亿比索。
9 月 11 日起,马尼拉的乙沙大道再次人山人海,数十万民众举着 "打倒马科斯" 的标语,这里正是 39 年前推翻老马科斯的 "人民力量革命" 爆发地。
马科斯焦头烂额之际,老对手杜特尔特家族的人马开始行动了。9 月 14 日,参议院里突然炸了锅 -- 杜特尔特的铁杆盟友德拉・罗萨当着全国电视观众的面,直指众议院议长罗穆亚尔德斯应该下台,理由是这位马科斯的表弟涉嫌挪用 40 亿美元教育资金。
这话一出口,等于公开打响了反马科斯的第一枪。
这场政治对决早有铺垫。今年 2 月,众议院曾发起对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的弹劾案,指控她滥用禁毒资金。但到了 6 月,参议院以 18 票赞成、5 票反对的结果,把弹劾条款退回了众议院。
最高法院 7 月更是直接裁定,由于众议院一年内收到三次弹劾申请却都没处理,现在启动程序已经违宪。这波操作让马科斯想借弹劾削弱对手的计划彻底泡汤。
更妙的是杜特尔特家族的根基根本没受影响。尽管老杜本人还在被国际刑事法院调查,但他照样以 9 倍优势连任达沃市市长。
他的儿子塞巴斯蒂安当选达沃副市长,女儿莎拉稳坐副总统宝座。这种基层支持让杜特尔特派系在参议院握有 9 票关键票,刚好够否决任何对他们不利的提案。
政坛老手们都看得明白,马科斯的姐姐伊梅・马科斯突然倒戈最具杀伤力。这位资深参议员公开批评弟弟的反腐行动是 "政治表演",还投票支持了有利于杜特尔特阵营的预算案。
参议院里的权力平衡已经悄然改变。原本马科斯阵营依仗的多数优势,现在因为接连有人倒戈而岌岌可危。9 月中旬讨论年度预算时,有三个马科斯的 "自己人" 突然投了反对票,导致关键项目搁浅。
参议院议长不得不宣布休会三天,实际上是给马科斯时间去 "做工作"。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曾经铁板一块的执政联盟,已经出现了致命裂痕。
政治风暴中,军方的态度从来都是关键。9 月 14 日,国防部长特奥多罗和总参谋长布劳纳发表联合声明,说军队会 "通过指挥系统运作",表面上是支持政府,但细心人发现,声明里压根没提 "支持马科斯总统"。
更值得玩味的是那句 "试图转移菲军注意力的行为是徒劳且不负责任的",这话像是在警告政坛各方别把军队卷进去。
军内早就暗流涌动。马科斯上台后提拔了不少自己人,但退役将领们不买账。
超过 300 名退休将领最近联名上书,抗议政府的军警养老金改革方案,说这会让老兵们 "老无所依"。有消息说,一些退役将领正在和杜特尔特阵营接触,毕竟老杜任内给军队加过三次薪,这点比马科斯实在得多。
普通士兵的怨气也不小。马尼拉军区的一名上尉私下透露:"我们取消了所有休假,天天在街上防抗议,可家里人却在为涨价的大米发愁。"
美国的态度更耐人寻味。按理说马科斯在南海问题上对美国百依百顺,不仅允许美军扩建 5 个军事基地,还最近刚和日美搞了联合军演。但中期选举后,美国驻菲大使没按惯例去拜访马科斯,反而和副总统莎拉吃了顿 "私人午餐"。这种外交信号很明显:华盛顿在为自己找后路。
9 月 12 日至 13 日,菲日美在南海搞联合演习,解放军南部战区立刻回应说 "引入外部势力撑腰注定徒劳无益"。
这边国际压力正紧,国内又乱成一锅粥,马科斯想靠对外强硬转移矛盾的算盘,看来是打错了。有外交人士透露,美国已经推迟了原定的对菲军售计划,理由是 "关注菲律宾国内稳定"。
杜特尔特阵营则在步步紧逼。除了要求罗穆亚尔德斯下台,他们还在推动调查总统府的秘密预算。莎拉副总统最近频繁到吕宋岛视察,那里传统上是马科斯家族的票仓,这种 "攻城略地" 的举动意味深长。
政治分析师普遍认为,如果抗议规模持续扩大,不排除会出现 "人民力量革命 3.0",但这次的结果可能是杜特尔特家族取而代之。
这场由洪水引发的政治风暴,本质上是菲律宾民众对 "家族政治" 和 "系统性腐败" 的总爆发。
但无论是马科斯还是杜特尔特,都代表着那种把国家当私产的统治模式。只要这种模式不改变,今天冲垮防洪堤的洪水,明天还会冲垮更多东西。菲律宾的命运,正悬在这场权力博弈的天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