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白天,风云4号实况天气图上,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以南区域,具体来说,就是西到贵州,东到江浙沪,出现了浓密的白色云团,而且呈现实质化的特征,类似"石灰"那种,这是浓密的降水云系盘踞的特征,意味着强降雨马上要启动了。这还不算完,除南方外,北方的内蒙古东北部一带,也有白色降水云团盘踞,也标志着北方降水也要开始了。从后期预报看,南北方降水有着巨大差异,当然也因为降水成因不一,降水范围强度也存在差异。

比如北方地区,15日处于预备状态,但16日开始正式启动,而且持续到19日。从北方降水的主雨带看,整体成"东移"特征,16日主雨带位于东北西部,17日则转移到东北东部,18-19日雨水减弱。为啥北方降水不强,持续时间短暂呢?第一,高空槽东移,冷空气强度较弱;第二,地面气旋发展后,东移速度太快,降水云系随着快速东移。因此16-19日,北方的降水量不大,大部为中雨,局地才有大雨,而对于南方,中雨那是标配。

没错,未来10天,南方降水一波接着一波,简直就是捅了"雨窝",不但持续时间长,而且强度大,累计降水吓人。目前来看,官方直接发布了大雾干旱山洪地质4大预警,除大雾干旱预警外,其余两个预警,都是针对降水来说的。未来10天,南方降水到底有多厉害呢?其一,10天内,降水场次多,主要有3场降雨,即14-16日、17-19日和20-22日。而且3场降雨中,长江以南为重点,多省区达到大到暴雨,而且暴雨区分布广。

其二,10天3场雨中,累计降水量较大。比如降水中期预报中显示,15-23日,除西藏东南部外,成都-昆明以东,重庆-武汉-杭州一线以南区域,即从四川南部、云南东部到江浙沪一带,都是大面积暴雨区,累计10省暴雨量级。同时,更强的紫色大暴雨区,则除藏东南外,还包括贵州南部、广西大部、湖南大部、广东北部、江西大部、福建北部、浙江中南部,共计8个省区累计降水达到大暴雨级,也就是降水至少在100毫米以上。

当然,由于大暴雨主要在100-250毫米之间,因此10天累计降水中,广西北部局地、湖南东部局地、江西东部偏北局地,呈现棕色雨量级,这是降水在250毫米以上的标志,也是说有3省局地达到特大暴雨量级。如此一来,如此强度的3场雨,简直就是捅了"雨窝"了?10天3场雨,8省累计大暴雨,3省局地累计特大暴雨,需要我们注意什么呢?第一,防范山洪、山体滑坡、塌方等各种地质灾害。第二,部分干旱区,防范旱涝急转,非干旱区警惕洪涝灾害。

为啥南方后期降水如此强呢?一方面由于副高开始北抬,南方暖湿水汽开始增强,另外一方面在于5月下旬开始,南海夏季风酝酿爆发,充沛的南海水汽北上,更加大了强降雨的发生概率。而对于北方的干旱区来说,是否有利于缓解陕西、河南的旱情呢?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一是主雨带去不了,二是后期反而有高温加成,需要警惕"干热风"。具体来说,陕西中部、华北南部、黄淮中西部的冬小麦区,此时正值抽穗、扬花、灌浆时刻,"干热风"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