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抖音公布《抖音社区热点信息和账号治理规则(试行)》。《规则》针对社区内争议热点信息传播、热点当事人账号及热点事件中出现的违规账号和内容提出治理方案。

其中,在社区内争议热点信息传播方面,本次《规则》提出,平台将建立分级分类追踪和研判机制。对新闻要素不全、无权威信源等热点内容纳入"存疑"热点持续追踪;将传播偏激对立情绪、侵犯当事人权利、可能诱发"网暴""开盒"等事件信息纳入"争议"热点研判处置。

对事实不清和广泛争议的热点事件信息,平台会在运营中对内容增加提醒标签,告知用户可能存在事实存疑、证据模糊、观点争议等问题,提醒用户理性谨慎判断。同时,抖音将联合媒体与权威机构,升级"热点事实核实机制",加大对涉及热点内容的事实核查。

在当事人账号方面,《规则》强调身份真实与显著标识。为打击仿冒热点当事人行为、保护当事人权益,提出以热点事件当事人或其亲友身份发布内容的账号,需在一定时间内提供证明材料。

身份明确者,账号将在显著位置予以标识。如未能提供相应材料,平台将予以禁言在内的梯度处置,直至收到可信证明。平台还将为当事人账号提供"一键防网暴"功能,严惩"人肉""网暴"等行为。

抖音方面称,希望通过该规则,实现抖音社区热点信息规范传播与账号有序运营,依法依规打击散布虚假信息、恶意炒作不当获利、仿冒或网暴热点当事人等行为。

对此,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文化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郑宁表示,根据当下信息传播规律,争议热点事件及人物更容易获得流量,进而引发舆论快速发酵和扩散。更有甚者,可能侵害个人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秩序。对事实暂不清晰的争议热点信息,平台需及时治理、有效引导,避免极端化、非理性化的讨论。

抖音相关负责人表示,《规则》从今日起试行并面向广大用户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和广大抖音用户、创作者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