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间的非传统领域斗争早已开始,美国没有任何收手的意思,而且还反复利用"台湾牌",粗暴干涉中国内政。

美国遏制中国崛起,从本质上说,是希望中国能够回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时的模样,继续为美国充当"打工仔",不要涉足高端制造业。

然而,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国家利益所在就是要让百姓生活越来越好,凭借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制造业实力,产业走向高端是迟早的事。

所以,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讲:中美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从目前的局势上看,中美之间爆发冲突最大可能的地点在南海,但是台海连着南海,相对来说,美国在逼着我们解决"台湾问题",条件也日趋成熟。

事实上,美国现在已经做好了即便"杀敌八百、自损一千",也要跟中国斗到底的架势,对此,我们肯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解决"台湾问题"有两个考虑点:

一是要不要使用武力。

考虑到各种现实因素,使用武力确实是一个下策,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另一个则是怎么使用武力。

显然,为了减少损失,并推倒台独势力,解放军必须要使用更多的灵活战术和稳、准、快的精确制导武器。

美国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机会,所以才会不断将两岸推入火坑之中。

为此,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曾在接受美国主流媒体采访的时候,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如果中美两国都不想打仗,那么就应该共同反对和遏制"台独"。

这话显然有两层含义:一是"台湾问题"很有可能引发中美军事对抗;二是,中国在战略和战术上已经做好了美军直接介入的准备。

那么,面对未来中美之间可能爆发的冲突,谁会先顶不住呢?中国的底牌到底在哪里呢?这还要从军事、经济等方面综合分析。

由于战争行动本身主要涉及军事能力,因此,我们对中美双方海战军事能力方面进行着重分析。

一、区域拒止VS分布式海上作战

从总体战略部署和方向上看,针对美国未来可能介入台海冲突的相关情况,中国锤炼了体系化作战能力,然而,这被西方军事学术界有目的性地解读成了著名的区域拒止战略。

以下,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该战略,看一看中国是否能够有效、持续地施行所谓的区域拒止战略。

首先,区域拒止能力主要指组织或者反击第三方势力干预的能力。其主要聚焦于提升对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部署的相关武器、部队的打击能力和制止能力。

因此,从目前情况看,支撑这一体系的武器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7个分系统:

一是反舰弹道导弹。

根据武器百科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目前装备了两款陆基反舰弹道导弹,他们分别是DF-21D中近程和DF-26中远程反舰弹道导弹,前者最大射程在2700公里左右;

后者采用无依托发射方式,可以搭载多个弹头,核常兼备,射程可达4000公里。

他们将是中国拒止美国在西太地区军事力量的核心,也是反制美军海上"大杀器"航空母舰战斗群的关键性武器。

二是潜艇。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至少拥有61艘常规潜艇和10余艘核潜艇。常规潜艇方面,包括039A/B型、039G型、039G1型等。

核动力潜艇方面,包括093型、093A型和091型攻击型核潜艇,以及094型、094A型和092型弹道导弹核潜艇。

他们可以发射各型鱼雷、导弹等,对美军水面舰艇进行狙击,有效消耗对方的战斗力。

三是鱼雷。

中国的鱼雷种类很多,从鱼-1一直到先进的鱼-10,其中鱼-10采用了全球独创的水下声纳成像技术,可以识别敌方的真假目标,比美国MK48的射程翻了一倍,达到了惊人的60公里。

鱼雷的广泛使用,既可以对敌方战舰进行攻击,又可以高效地封锁特定水域,能够在关键时刻,为中美一线兵力之间建立起一条军事缓冲区,为己方争取到更多的后勤补给和部队休整时间。

四是高速反舰巡航导弹。

现役反舰巡航导弹之中,威力最大的就是鹰击-12A,其速度超过音速,威力巨大,而且射程远,能够攻击420公里以外的目标,对敌方的舰艇威胁巨大。

五是超视距雷达。

超视距雷达可以对极远距离的目标进行跟踪、识别、监控,是中国应对美国弹道导弹和远程巡航导弹的利器。

六是侦察卫星。

中国高分系列卫星近段时间发射频次明显增加,其中高分11号卫星01-03星在3年内相继升空工作,其已经达到了亚米级水平,这标志着中国卫星识别技术已经与美国并驾齐驱。

七是战斗机。

中国的战斗机种类齐全,用途广泛,既有先进的隐身战斗机--歼-20,又有"空中弹药库"之称的歼-16D。

此外,还有空警系列预警机和运-20战略运输机,当然还有轰-6K战略轰炸机。

以上各武器系统协同工作,组成了中国的体系作战力量。

在战时,中国可以利用自身强大的工业基础,对弹药进行快速补给,即便是侦察卫星,中国也可以利用快舟系列火箭,实现小时级别的快速补发作业。

因此,从中国军事实战能力角度上讲,我国完全可以支撑一场局部的大型作战行动,持久力毫无问题。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

为了应对中国,美国五角大楼基于海军退役军官杰夫·凯尔斯的《分布式网络化作战--网络中心战的基础》,于2015年提出了"分布式杀伤"的概念,并于同年6月正式成立了"分布式杀伤"专项工作组。

2016年,在跨太平洋联合军事演习上,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在2018年,让美国印太司令部海军与澳大利亚海军进行了联合演训。

美军这一战略的具体战术就是:

第一,利用射程700公里左右的武器,对敌方舰艇进行攻击,己方部队转向中程防区外作战;

第二,利用假目标优先消耗对方的反导弹药;

第三,利用NSM、SM-6、PRSM、LRASM、ASCM、SRBMJ、战斧导弹在第一岛链实施海上拒止,让解放军关注周边海域,而美军的大量军队在防区外分散部署;

第四,利用信号发射器、多光谱伪装、IAMD、C-ISR夺取制信息权之后,再实施对地攻击,削弱中国的体系作战能力。

我们看到,美军作战核心点在于其需要将大量作战舰艇外撤,然后利用隐身战机、隐身轰炸机撕开中国防空网,摧毁陆基发射平台,然后再返回作战场地。

甚至有美军专家认为,应该重新启用其在太平洋上的数百座岛屿,以便贯彻"分布式作战"理念。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问题--后勤补给与信息获取、传递。

一方面,现在一般认为,战时,美军位于第一岛链,甚至是第二岛链内的所有军事基地,基本上都会在解放军第一波打击过后不复存在,它所使用的这些导弹、飞机几乎就没有可能有机会绕过中国防空网络,而其本身主力舰艇又都位于防区外。

美军如果从本土运送弹药,冗长的运输线将是解放军最佳的目标,虽然美国可以建立运输线,但是其风险加大。

另一方面,就算是美军"分布式作战"在部署方面能够落实到位,但至少岛与岛之间战场信息需要获取、共享、传递,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解放电子战能力和美军相比,可以说是不分伯仲。

二、内循环体系VS第一进口国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战时,美国国内的经济状况不仅会直接决定战争的走向,也会决定美国的世界地位。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之所以会出现"越打越有钱"的情况,部分是因为其对抗的是小国。

在明知道战争结果的情况下,大量资本不仅不会逃离美国,还会寻求美元避险,且美国军工产业获利颇丰,加之战争本身收益远大于付出的代价,所以美国才愿意对外开战。

但是对手是中国的话,情况却完全不同了。

一方面,我们看到中国经济内源动力强劲,也就是说我们的经济基本盘的支撑点,和经济增长动力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们看到2021年,中国进口货物总值21.73万亿元,占到当年GDP的18.4%,而且在所有进口贸易中,一般性贸易占比超过了61%。

换句话说,中国百姓生活必需品、国家经济命脉产品进口很少,即便全年不进口,对GDP影响也是有限的。

何况,这里所说的进口货物总值是全部进口产品的价值,可不是从美国一家进口的货物的价值。

所以,中国内原动力强劲,美国干扰因素有限。

另一方面,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进口国。

2020年,美国进口总值为1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中国,美国从中国进口了价值3万亿元人民币的商品。

在美国二十大进口国中,传统西方国家仅占一半。

更为关键的是,2020年,美国工业增加值只占到GDP的15%,远低于中国的39%,也就是说,美国自己的工业无法创造出持续的高价值商品。虽然美国在高精尖工业领域能力很强,但是任何技术本身想要应用,都必须经过工业化的加持。

工业化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上到航天科技,下到日常工业制品,缺少哪一块都不行。

即便是高科技加身的武器装备,依然也离不开众多中低端工业产品。

因此,对比中美工业能力,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在持久战方面后劲明显不足,想要脱离世界独立发展,困难重重。

三、制造业VS去实体化

美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开启了去产业化进程。就目前情况来看,已经有一半以上的产业永久离开了美国本土。

世界贸发会早就向世界公布了人类工业体系分类:30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中美之间在制造业方面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呢?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数据:

2021年,中国工业增加值为372575亿元,同比增长9.6%。2017-2021年,最低增速为2020年的2.4%,平均4.62%。2015-202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为28.61%,实现了连续增长。

此外,202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3.854万亿美元,与美国、德国、日本三大国之和相当。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曾经公开表示:到本世纪中叶,世界上的所有产品要么就是"中国制造",要么就是"外国制造"。

尽管美国对中国单方面发起的贸易战至今,效果甚微,但是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确定,一旦中美开战,美国必定会对中国经济加码制裁。最终的结果会是如何呢?

估计这些制裁措施最终都会反噬到美国自己身上。

根据美国美国商务部2022年2月8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贸易逆差增加了18.4%,达到1.0907万亿美元,对华贸易逆差为3553亿美元,而2020年这一数据为3108亿美元。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2020年,美国出口下降15.7,进口下降9.5%。以上这些数据都表明,一方面,对中国加码制裁的结果就是--自己埋单;

另一方面,美国企业的生产活力以及市场消费动力均大幅收缩。

总之,就以美国目前这个离不开中国的状态,想要凭借其自身能力,在中美对战中,持久硬钢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中国的底牌很简单,就是军事能力和强大的工业基础、制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