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尔特翻盘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马科斯预感到大事不妙,他已经堵不住菲律宾悠悠众口。
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的支持率,以杜特尔特被捕一事为转折点,一个月的时间内出现断崖式下跌,之前还有42%,随着事态持续发酵,迅速下跌到25%。
【支持率跌到危险线,马科斯预感到大事不妙】
与此同时,他的不信任度则是节节攀升,已经过半,这无疑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直接关系到中期选举的胜败。
菲律宾如今的舆论风向,对小马科斯分外不利。距离中期选举正式开始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菲律宾总统府上下都蒙上了空前的焦虑感。
小马科斯并未进行反思,而是单纯归咎于所谓的"假新闻"。
根据其发言人的说法,马科斯这段时间频频与各部门负责人召开会议,寻求在中期选举期间管控所谓的"虚假信息",看能不能挽回一些支持率,但直到现在都拿不出一个具体的方案。
我们也知道,杜特尔特被捕之后,菲律宾政治矛盾空前激化,马科斯与杜特尔特两大家族展开更加激烈的明争暗斗。
【菲律宾总统府试图堵住悠悠众口,却徒劳无功】
马科斯的姐姐伊梅向来与杜特尔特的交情不错,她在得知老杜被捕后,第一时间退出总统支持的参议员候选人名单,转头就与杜特尔特的女儿莎拉结盟,并在参议院召开听证会,发誓要查出真相,还老杜一个公道。
在这一大背景下,菲律宾的舆论圈显得尤其混乱,各种传言真真假假,阴谋论层出不穷。随着时间推移,杜特尔特家族逐渐占据了上风。
原因无他,即便已经卸任,远离核心决策圈,杜特尔特依然是菲律宾支持率最高的政治人物,这在舆论战里是天然的优势。
老杜现在人在海牙,难以与外界接触,然而只是通过家族成员对外传话,却往往能在社交媒体激起很大的反响。这种影响力,是马科斯望尘莫及的。
相比起来,马科斯政府在杜特尔特被捕一事中扮演的角色本就很不光彩,远远做不到一手遮天的他们,在舆论战期间只能一直处于守势,显得十分被动。
因为马科斯没办法论证,自己配合国际刑事法院,大庭广众之下逮捕杜特尔特,究竟有什么正当的理由,逻辑难以自洽不说,讲出来也难以服众。
【杜特尔特在菲律宾的支持率不容小觑】
哪怕国际刑事法院坚持自己对杜特尔特的"禁毒战争"有管辖权,但菲律宾早就退出了《罗马规约》,完全可以不买国际刑事法院的账。
小马科斯偏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可能的解释,就是被杜特尔特逼急了,被迫铤而走险。
结果逮捕老杜之后,杜特尔特家族并未陷入"群龙无首"的困境,反而空前团结起来。小马科斯自导自演的这出戏,最终还是事与愿违。
此外,菲律宾参议院一直在调查这起事件的前因后果,近期还以"藐视法庭"为由,拘留了亲自将杜特尔特押送到海牙的跨国犯罪问题特使,后者在听证会期间一直闪烁其词,始终不肯给出正面回答。
拘留此人,不排除是参议院在"敲山震虎",让小马科斯好自为之。
杜特尔特一家则是把握优势,主动出击,莎拉在海牙为父亲组建完律师团,回国摆出了要继续和马科斯算账的架势;
达沃市市长塞巴斯蒂安也提起了陈年往事,说自己的父亲当年顶着压力,把老马科斯安葬在英雄陵园,结果小马科斯报答他的方式,就是把人抓起来送到国际法院。
这番发言更是精准击中了马科斯政府的七寸,小马科斯"忘恩负义,言而无信"的形象,就这么在菲律宾舆论中立起来了。
【马科斯的姐姐选择与莎拉结盟】
杜特尔特一家越是主动出击,社会影响力就越大,马科斯这边越是消极防守,就越显得被动,这些都会通过民调支持率的此消彼长体现出来。
马科斯支持率下降的同时,副总统莎拉支持率却持续上涨,最新一轮民调,政府高层支持率普遍下跌的,她这个逆势上涨的副总统,就显得十分惹眼了。
杜特尔特家族支持的那些参议院候选人,同样能吃到这波红利,在中期选举有了更大的胜算。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变量,直接关系到马科斯与杜特尔特家族斗争的胜败。
不要忘记,菲律宾参议院换届后,将正式审理众议院针对莎拉的弹劾案。
莎拉需要争取到8张以上的反对票,才能挺过这轮弹劾,为自己参加下一届总统选举铺平道路。只要她能一直把支持率保持在高位,就有相当大的赢面。
马科斯支持率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只是单纯归咎于所谓的"假新闻",未免有些片面,菲律宾悠悠众口,哪能说堵就堵。
管肯定是管不了的,马科斯要是动用太多行政力量,就会被解释为"做贼心虚",引发新一轮恶性循环。当初他仓促采取行动,以非常规手段打击杜特尔特家族,就该预料到会有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