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关于克什米尔恐怖袭击案,印巴双方之间的博弈越来越升级。在开出第一枪的同时,印巴双方也都采取了一定的反制措施,并向克什米尔实控线增兵。除此之外,印度最大的动作是切断了印度河水对巴基斯坦的供应,之后又突然开闸泄洪,导致巴方损失惨重。巴基斯坦则是对印度关闭了领空。眼看印巴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就是巴铁求上中国,想要将本币互换额度增加100亿元人民币。巴基斯坦在这个时候向中方求援,表面上看,是出于对中方的信任。在其背后,也有着更多的考量。首先,巴基斯坦这样做是在提前为局势升级做准备。目前来看,印度有不断升级局势的苗头,巴基斯坦能做的,就是强势应对。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加。如果爆发战争的话,以巴基斯坦现在的经济状况,是无法足够应对的。所以,巴基斯坦就找上中国,通过增加本币互换额度来维持国内金融稳定,给可能到来的冲突提供足够资金支持。其次,巴基斯坦这样做也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对于印度来说,现在美国已经明确表达了支持,而且,美国的运输机和以色列的军机也都抵达了印度。如果印度主动挑起战争的话,巴基斯坦很可能会处于劣势。这个时候,巴基斯坦开口向中国求援,也是在告诉印度,巴基斯坦也有朋友,也有自己的兄弟,警告印度不要轻举妄动。

巴基斯坦的请求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同中国本币互换的国家越来越多、力度越来越大的时候,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也就越来越高了。当前,虽然中方对巴方的请求还没有进行回应,但站在巴方的角度,他们的目的可能已经达成了一半。

第二件事,就是中国外长王毅同巴方外长通电话。在通话中,王毅反复强调两个字,就是"支持"。王毅表示,中方支持巴方坚定实施反恐行动。作为铁杆朋友和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中方支持巴方维护自身主权和安全利益。中方支持尽快开展公正调查。

可以说,王毅外长这"三个支持"具有相当重的分量。一方面,中方是在给巴方打气。从铁杆朋友和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等字眼能够看出,巴基斯坦在中方这里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作为中国的邻国,也是中国非常重要的朋友,中方对于巴基斯坦的支持是非常明确的,对于印巴局势,中方也不会置之不理。另一方面,中方指出了当前最要紧做的事情,就是调查真相。克什米尔地区爆发恐怖袭击,不能通过猜测就下结论,尤其是在国与国之间,这样做引发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也就是说,印度的做法是非常草率的。其实,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中方变相敲打印度,印度要避免事态升级。除此之外,中方也谈了期望,就是要印巴双方保持克制,相向而行,共同推动事态降温。

不难发现,当美国明确表态支持印度之后,印总理莫迪的态度非常强硬,似乎下定决心将本应对准恐怖势力的矛头指向了巴基斯坦,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彻底解决两国之间的问题。但是,莫迪忽略了非常重要一点,就是巴基斯坦属于拥核国家,如果印度执意要挑起两国冲突的话,最后很可能变成核战争,届时将两败俱伤。而且,印度之所以敢升级局势,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经济基础要优于巴基斯坦,但莫迪也需要明白,双方持续消耗下去的话,印度这些年积累的经济"家产"很可能损失殆尽,就像美国陷入"战争泥潭"一样,每年都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来维护战争成果。美国都无法应对的难题,印度就更不可能解决的了了。

所以,在印巴局势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明确的,建议也是非常务实的。至于莫迪能不能听进去,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不会任由某些国家破坏周边的安全局势。关于未来中国会采取哪些止战措施,我们大家可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