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短视频,不少人被北航一位女老师的课圈了粉 -- 她站在镜头前讲生成式 AI,条理清晰又接地气,可评论区先热闹起来:"这老师也太有气质了""副教授这么年轻?" 直到她的履历被扒出来,大家才发现:比起长相,更厉害的是她藏在头衔背后的硬实力。

这位老师叫何静,现在是北航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副教授,还是科技治理中心副主任。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位 90 后青年学者,走的是 "跨学科学霸路":2013 年从四川农业大学本科毕业,之后读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博士,2021 年又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出站,10 年时间跨了资源、地球科学、新闻传播三个领域,最后扎根 AI 与科技治理,妥妥的 "斜杠学霸"。

别以为她只懂理论,实操成果更让人眼前一亮。学院官网显示,她手里攥着 20 多项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这些 "硬课题",还发了 40 多篇论文,其中 10 多篇是 SCI/SSCI 级别的 -- 这可是学术界公认的 "硬通货"。更接地气的是,她开发了一款叫《让科研像聊天一样简单》的软件,现在有 10 万 + 用户,覆盖上百所高校,最牛的是能 "一句话生成百万字报告",不管是写论文、编教材还是创作文学作品,都能帮上忙,被称作 "全世界第一款无限智能体"。

在学校里,她也是学生眼里的 "全能老师":给研究生上《文本数据分析与挖掘》,教本科生《网络舆情分析技术》《新媒体运营》,甚至还开了《工程哲学》这样的跨学科课。今年以来,她还跑遍全国多所高校开讲座,不是讲空泛的理论,而是盯着老师们的 "办公痛点"-- 比如怎么用 AI 快速处理行政报表、怎么用大数据分析教学反馈,听讲座的老师都说:"她把复杂的 AI 技术,变成了能直接用的'办公神器'。"

有意思的是,何静还有个 "数据学姐" 的抖音账号,平时会分享 AI 干货,这次就是因为讲生成式 AI 的授课视频火了。一开始评论区还在讨论 "老师颜值",等有人把她的履历、课题、软件成果一贴,评论瞬间变了风向:"原来好看的只是表象,这学术能力才叫绝""90 后副教授,还能把 AI 落地到教学办公,太酷了""这才是该追的'女神',有颜更有料"。

北航高研院的工作人员也证实,何静确实是学院的老师,官网上能查到她的详细研究成果。现在不少网友还在催她更新视频:"希望多讲点 AI 实用技巧,不管是学生还是职场人,都太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