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此前,欧盟就是否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进行表决投票。据路透社报道,欧盟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欧盟委员会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最终关税的提议已获得足够成员的支持。不过,欧盟委员会补充称,它将同时继续与中国进行谈判,"以探索替代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必须完全符合世贸组织的规定,能够充分解决委员会调查确定的损害性补贴,并且可监控、可执行。"欧盟消息人士称,10个欧盟成员支持征收关税,5个投了反对票,12个投了弃权票。

针对投票结果,中方随即就做出了回应。商务部发言人表示,中国电动汽车一直坚持市场主导,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是典型的保护主义做法,中方坚决反对。过去一段时间里,中方充分听取了中欧业界的诉求与意见,在与欧方的磋商中,展现出了足够的合作诚意和最大限度的灵活性。希望欧方能够意识到,加税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会动摇中企赴欧投资的信心。这句话直戳欧盟的三寸,这就是在直白的警告欧盟,投资和加税不可兼得。欧盟设想通过加税的方式施压中企赴欧投资,无疑打错了算盘。

在10月艰难的谈判过程中,不断有消息人士曝光中欧的洽谈毫无进展。之前八次沟通都没有让欧盟让步,他们仍然保持关税标准。后来中国商务部门还警告,欧盟正在私下里对中国的企业"做工作"串联关税合作措施,避开中国政府的管制。可以看出欧盟是想尽一切办法,但就是不包括对华让步这一项。虽然期间德国总理朔尔茨三次出面表示反对征税,但他的能力不足以让欧盟松口。

欧盟此举还有一大原因,是为了平衡与中美关系。在全球经济日益保护主义的背景下,欧盟试图通过加征关税来平衡与中美双方的关系。一方面,欧盟希望维持跨大西洋同盟的步调一致;另一方面,欧盟也考虑到中国在电动汽车供应链中的重要角色,因此其关税设置旨在削弱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的价格优势,而非完全排除中国电动汽车。

据上观新闻援引德媒报道,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参加一家动力电池回收工厂启动仪式时表示,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表现出色,并重申德国反对向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据报道,他强调,这种做法只会伤害到德国自身。朔尔茨表示,"作为一个出口国,我们在与全世界的开放贸易中茁壮成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的不是最好的关税,而是最好的汽车和最先进的技术。"德国政府及多家本土汽车企业对欧盟加征关税表示强烈反对。

近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对华纯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方案文件。意味着对中国进口纯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7.8%至35.3%的额外反补贴税生效。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发表声明称,欧盟对自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全球自由贸易的倒退,对欧洲的繁荣、就业以及经济增长都带来负面影响。穆勒表示,贸易争端应通过对话来解决。她呼吁政府采取措施,提升德国作为生产和出口国的国际竞争力,确保德国在全球舞台上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面对欧盟的突然加税,中国商务部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给出了四个"不"的回应:不合理、不合规、不认同、不接受。中国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并且已经将此事提交给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准备在国际舞台上讨个公道。在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攻击之后,中国也迅速展开了反击,对欧盟的白兰地、乳制品、猪肉产品和化工产品等发起了反制。不仅展示了中国保护国内企业合法权益的决心,也是对欧盟的一种明确警告:在贸易争端上,中国不会退让半步。

据海外网援引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不久前东南汽车正在积极开拓俄罗斯市场。报道称,东南汽车将为俄罗斯市场提供两款车型。据悉,截至今年底,东南汽车还将在俄罗斯开设约80家经销商,旨在扩大该品牌市场影响力。东南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俄罗斯市场对于东南汽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东南汽车将在俄罗斯市场实施长期发展计划。

据悉,北汽、奇瑞、东风、一汽等知名汽车品牌正在积极改进产品,满足俄罗斯消费者需求。此前尚未在俄罗斯设立代表处的汽车品牌阿维塔、深蓝及新晋汽车品牌奕派也将向该市场推出车型。中国汽车制造商在俄罗斯市场不仅致力于提高汽车销量,还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并充分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和司机偏好优化产品。这种高度的灵活性使中国汽车制造商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并提供相关解决方案。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日子里,将有更多的中国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驶向俄罗斯乃至全球各地。俄罗斯市场的成功开拓,更是为中国车企的全球化战略注入了强大的动力。随着本土化生产的深入推进,中国车企在俄罗斯的未来无疑将更加光明灿烂。在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土地上,中国车企正携手俄罗斯伙伴共同书写着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