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8月,这天气就跟开了盲盒似的--有的地方旱得裂缝能塞下手指头,有的地方雨下得能划船,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但说实在的,涝了好歹能疏通水路救庄稼,可真要是旱起来,庄稼要么长得慢悠悠,要么直接蔫成干柴,秋天怕是连籽都收不上来。所以农民伯伯现在最揪心的,就是秋天会不会大旱。

今日8月9号,立秋刚过3天,按说该刮凉风了吧?还真别说,这两天早晚是舒服多了,傍晚的风带着点凉丝丝的劲儿,不像之前跟吹热风筒似的。而且天黑得越来越早,早上亮得也晚了,白天时间肉眼可见地变短,这都是秋天要来的信号。

对了,这两天还是闰六月十五十六,晚上月亮圆得跟银盘似的,晴空万里的话正适合赏月。老辈人还能瞅着月亮猜年景呢。

不过更关键的是,今天不只是立秋头几天,还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庚戌日,说白了,末伏今儿个就正式开始了!从今天到8月18号,整整10天,19号才算出伏。

估计有人发现了,今年是"大包伏"。啥意思?就是立秋和末伏没赶在同一天,老话叫"秋包伏"。老辈人说"小包伏秋穿棉,大包伏蒸桑拿",看来今年秋老虎得挺凶,热起来照样能把人烤得冒油。

但咱最关心的还是秋天旱不旱。有句老话特实在:"秋天旱不旱,就看末伏"。末伏的天气,直接关系到接下来俩月的雨水多少。

老祖宗早总结好了:

"末伏不见雨,出伏地也干"--要是末伏这10天一滴雨不下,那麻烦了,就算出了伏,地里还是旱得冒烟,庄稼估计得渴死;

"淋了末伏头,秋雨不见天"--可要是今天这末伏第一天就下雨,那秋天保准雨水多,淅淅沥沥下不停,庄稼喝得饱饱的,收成错不了。

所以啊,今天这天气就是块"晴雨表",直接关系到秋收的好坏。

其实老辈人这些说法,都是祖祖辈辈看天吃饭总结出来的经验,藏着对自然的敬畏和生活的智慧。不管准不准,提前心里有个数总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