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继美国宣布全面加征25%钢铝关税后,印度紧随其后盯上中国钢铁,如今韩国也想要动手。
据彭博社当地时间2月19日报道,韩国正考虑对中国和日本的部分钢铁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理由是担心廉价进口产品正在挤压本土制造商的生存空间。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当天在一份声明中称,韩国可能会对来自中国和日本的热轧钢材产品存在的潜在倾销行为进行调查,并提醒说尚未做出最终决定,将在本月底正式在政府公报上公布相关决定。彭博社称,韩国贸易委员会预计将于2月20日宣布其对中国钢板征收反倾销税的决定。
韩国发行量最大的中文报纸《亚洲日报》同日介绍称,此次调查源于韩国现代制铁于去年12月19日提出的申诉,要求政府调查中国和日本热轧钢板的倾销行为。这一举措,可能加剧韩中、韩日之间的贸易摩擦。
据报道,本次调查的对象包括申诉方现代制铁,以及中国和日本的相关钢铁企业。业内人士分析,韩国国内仅有浦项制铁(POSCO)和现代制铁两家企业具备高炉生产热轧钢产品的能力,现代制铁此次主导申诉,反映了韩国本土钢铁产业对进口低价产品的强烈不满。
韩国庆尚北道浦项市一处浦项制铁工厂 视觉中国
根据韩国贸易协会统计,2021年至2025年1月,韩国进口的热轧钢板(MTI 6132产品类别)总量达1498万吨。其中,日本占753万吨,中国占649万吨,两国合计占比超过90%。2023年,日本和中国分别向韩国出口了195万吨和164万吨热轧钢板。
在价格方面,日本和中国的热轧钢产品比韩国本土产品便宜30%以上。由于无需高炉冶炼即可加工使用,韩国的中小钢铁企业更倾向于进口这些低价产品。此外,受2022年以来建筑行业不景气的影响,韩国钢铁行业的盈利能力大幅下滑,也加剧了对低价进口钢材的依赖。
事实上,韩国钢铁出口持续低迷,此前就已有韩媒不顾市场规律,试图将全球钢铁需求萎缩和自身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归咎于中国。
"'卷'不过中国低价优势。"韩媒《亚洲日报》去年7月4日发文声称,中国生产"过剩"的钢铁产品涌入海外市场,加上中国对韩钢铁的进口需求下降,韩国钢铁产品出口颓势恐一时难以扭转。
韩联社当时也发文宣称,韩国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与中国"廉价钢材"大量涌入海外市场有关。韩国商业媒体"BusinessKorea"声称,韩钢铁出口下跌的"根源"就在于中国"廉价攻势"。
此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就曾表示,中国钢铁行业主要立足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没有任何刺激出口的补贴政策,且长期以来出口比例保持在5%左右,远低于日本、韩国等钢铁生产国,对国际市场影响十分有限。
对于所谓中国"钢铁产能过剩",中方此前表示,虽然中国钢铁产能和产量占全球一半,但中国钢铁的消费量也接近全球一半,没有冲击国际市场。产能过剩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根本原因是全球经济增长复苏乏力和钢铁需求萎缩,特别是发达经济体长期需求疲软的结果,各方应客观地、历史地、公正地看待全球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并应遵循"全球挑战,集体应对"的原则,共同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资料图片:韩国浦项集团会长张仁和视察浦项制铁所,摄于去年6月27日。 韩联社
彭博社还提到,当地时间2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特朗普当天还表示,相关要求"没有例外和豁免"。特朗普签署的行政令文本显示,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将于3月12日生效。
美国政府和美国钢铁协会的数据显示,美国钢铁进口的最大来源国依次是加拿大、巴西和墨西哥,其次是韩国和越南。在特朗普关税威胁的阴影下,韩国钢铁行业已陷入"紧急状态"。
"特朗普的关税将破坏韩国的经济支柱。"法新社2月16日发文称,去年韩国是美国第四大钢铁进口来源国,占到美国进口钢铁总额的13%。韩国企业、政府官员和工人担心,特朗普加征关税可能对韩国钢铁产业造成"毁灭性影响",并对韩国经济产生严重的连锁反应。
韩国东部的浦项市是一处重要工业中心,是韩国钢铁巨头浦项制铁的所在地,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推动着韩国经济发展。浦项市市长李康德表示:"钢铁工业是一个重要的国家产业,为建筑、汽车和造船等关键行业提供基础材料。如果钢铁行业崩溃,整个韩国经济都将陷入动荡。"
李康德警告说,如果韩国不能有效应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韩国经济可能遭受巨大冲击,面临"不可逆转的困境"。
韩国金属工人工会浦项分部高级官员方胜准(Bang Sung-jun,音译)表示,浦项一直是一座具有象征意义的"钢铁城市",是韩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钢铁行业提供了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并维持了当地经济。工人如何应对当前危机,将决定浦项市能否维持其钢铁工业。"
法新社指出,由于中国在钢铁行业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全球对钢铁的需求又有所下降,韩国的钢铁行业正面临巨大压力。分析人士认为,在特朗普政府的钢铝关税生效后,更多中国钢铁将出口到东南亚和欧洲等地区,使韩国钢铁生产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