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中国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行使一票否决权,阻止将叙利亚政权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朱拉尼)从恐怖主义制裁名单中移除的提案"说法不属实。自去年叙利亚政权更迭后,联合国大会及安理会没有发起过针对"是否解除对沙拉的制裁"的投票表决,更无"相关决议被中国一票否决"的证据。

截至目前,沙拉(朱拉尼)及其领导的沙姆解放组织仍在联合国制裁名单上。

事件背景

近日,中外社交平台上有说法称,"中国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行使一票否决权,阻止了将叙利亚政权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曾化名朱拉尼)从恐怖主义制裁名单中移除的提案。"

网传说法相关截图。

与相关说法同时流传的还有一段视频,其中包含联合国安理会会场画面。视频声称,在安理会上,"美、英、法、俄四国均同意取消对沙拉及其领导的沙姆解放组织(HTS)的制裁,但被中方否决"。

网传视频画面截图。

2013年7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UNSC)以"与基地组织及其他与基地组织有关联的个人、团体、企业或实体有关联"为由,将艾哈迈德·沙拉以 "阿布·穆罕默德·朱拉尼"之名列入"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制裁名单。

2024年11月下旬,沙拉领导沙姆解放组织攻占大马士革,时任叙利亚领导人阿萨德仓皇出逃。沙拉随后成为叙利亚的实际统治者。

明查

网传视频画面源自何处?

网传视频显示的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中,担任会议轮值主席的是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傅聪。

网传视频画面截图。

参考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暂行议事规则第18条对"安全理事会主席由安理会成员按其名称的英文字母顺序轮流担任""每位主席任期为一个日历月"的相关规定,结合安理会网站公布的轮值次序表可知,最近一次由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的时间在2025年2月。

安理会网站公布的2025年轮值次序表截图。

将网传视频画面与安理会会议存档视频进行比对,可以确认该视频画面出自今年2月24日安理会第9866次和第9867次会议。视频中傅聪的穿着、中方代表团人员配置及会场布置等细节与画面内容均吻合。而这两场会议的主题均为"维护乌克兰和平与安全",其中未提到与叙利亚政权相关内容。

安理会第9866次会议视频截图。

是否存在表决?

检索安理会近期会议记录,没有发现任何与"取消对艾哈迈德·沙拉的制裁"相关的内容。

安理会表决结果记录未显示近一月有任何常任理事国使用过否决权。最近一次否决记录显示为2025年9月18日,美国针对当时由阿尔及利亚、丹麦、希腊、圭亚那、巴基斯坦、巴拿马、大韩民国、塞拉利昂、斯洛文尼亚和索马里等国提出的对巴以问题的决议草案使用了否决权。

安理会表决结果记录截图。

中国最近一次使用否决权的时间在2024年3月。

中国最近一次使用否决权的时间及相关事项(红框)截图。

是否取消制裁?

经核查,截至发稿,艾哈迈德·沙拉及其领导的沙姆解放组织仍在安理会依照第2734(2024)号决议对相关个人、团体、企业和实体实施个别定向制裁(资产冻结、旅行禁令和军火禁运)的"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制裁名单内。

艾哈迈德·沙拉仍在"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制裁名单上。

10月16日,联合国安理会根据第1267(1999)号、第1989(2011)号和第2253(2015)号决议中有关"对伊斯兰国、基地组织及其相关个人、团体、企业和实体实施制裁"等条目,对安全理事会第2734号决议(2024年)第1部分规定的实施资产冻结、旅行禁令和武器禁运的个人及实体名单作出修订,将原名单中纳入的"朱拉尼""阿布·穆罕默德"等名字去除,代之以"艾哈迈德·沙拉",即朱拉尼的真名。

10月16日,联合国安理会将原制裁名单上的"朱拉尼"的名字更名为"沙拉",即其真名。

自2024年12月初阿萨德政权垮台后,国际社会开始有呼吁解除针对叙利亚的国际经济、金融与贸易制裁的声音出现,且有观点认为应当将沙姆解放组织与其领导人沙拉从国际恐怖组织名单中除名。美国在2024年撤销了对沙拉的悬赏,并于2025年7月8日正式撤销了对沙姆解放组织的外国恐怖组织(FTO)认定。欧盟在是否将沙姆解放组织从欧盟恐怖主义制裁名单中移除一事上决定遵循联合国安理会的决定。

综上所述,网传"中国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行使一票否决权,阻止将叙利亚政权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朱拉尼)从恐怖主义制裁名单中移除的提案"说法不属实。自去年叙利亚政权更迭后,联合国大会及安理会没有发起过针对"是否解除对沙拉的制裁"的投票表决,更无从谈论"相关决议被中国一票否决"。

截至目前,沙拉(朱拉尼)及其领导的沙姆解放组织仍在联合国制裁名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