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7个欧盟国家联合英国开始大张旗鼓计划对乌克兰"出兵策略",想在冲突谈判问题上占得先机。

关键时候乌克兰最高拉达议员亚历山大•杜宾斯基表示泽连斯基正在寻找新"靠山",这是怎么回事?

泽连斯基再度与美会晤,基辅命运何去何从?

19日在美俄沙特谈判结束后,远在欧洲的法国、挪威、芬兰等十几个国家也举行了一场会谈,按照他们的议程讨论俄乌冲突。

最后由马克龙作为"主持人",对外宣布了三个关于俄乌会谈的条件:

其一是谈判必须要有乌克兰参与,保障他们的合法利益;

其二是停战和平要有持久性,且具备很强势又有信心的保障;

其三是要考虑欧洲的"安全利益"。

此前马克龙也和德国总理朔尔茨、英国首相斯塔默等领导人举行了一场紧急会议,但当天并没有讨论出什么结果来,会议接近失败。

消息人士称,欧盟现在对于参加俄乌和谈的需求非常迫切,但美国不理睬他们,俄罗斯也不予理会。

马克龙提出的三项条件中,最重要的显然是最后一条,即"保证欧洲的利益"。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从1月下旬开始,就不断要求各国派兵来乌克兰执行安全保障。

这是和谈的前提条件之一,此外还要求美国必须参与。

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拒绝了美方派兵参加的可能性,不过对其他国家派遣部队持有开放态度。

美国并不拒绝在乌克兰本土上驻扎来自欧洲的军队,此举反而可能刺激欧洲的国防开支进一步增多。

近日在两场会议结束之后,瑞典表示"有可能去",其他国家大多数沉默应对,不同意也不反对。

英国是一开始就支持派兵进入乌克兰"维和",他们的立场贯穿会议始终。

法国总统马克龙从去年开始也在商讨向乌克兰派遣部队提供保障,认为此举符合利益,但21日他又表示目前欧盟无法就此事达成共识。

斯塔默被曝准备提议部署3万名士兵到乌克兰,不过相比俄乌前线百万人作战的情况,这3万人几乎是杯水车薪。

欧洲出不出兵还不确定,美国和乌克兰又吵了起来。

在本月中旬,乌克兰曾高调拒绝了美国要求其签署的"稀土协议",这一消息传出后让各方都很意外。

18日到19日,泽连斯基与特朗普在网络上打响了互相"攻击"的口水战。

泽连斯基称特朗普"活在谎言的信息茧房里",让乌克兰签协议、拿走千亿美元,却不给乌方任何回报;

特朗普斥责泽连斯基是"喜剧演员和骗子",善于欺骗拜登政府,并让美国为了一场打不赢的战争拿钱,还称"泽连斯基的支持率已经不足4%",敦促其进行选举。

特朗普还称泽连斯基是战争的挑起者,导致乌克兰"支离破碎,数百万人不必要地死去",如果再不行动,他的国家就会不复存在。

这条动态在社交平台上获得了上千万的点击量,很多人对特朗普持批评意见,表示他"搞错了谁是受害者"。

在这个节点上,乌克兰最高拉达议员亚历山大•杜宾斯基表示泽连斯基"正在考虑中国作为新靠山"。

他认为泽连斯基在近日突然向中国示好,多次重复"不排除中国代表参与解决乌克兰问题谈判的可能性",还称中国很重要。

这是故技重施--当拜登不给钱,特朗普不给好处的时候,泽连斯基就会寻找新的出路。

这次他准备向中国索要安全保证,以此来讹诈美国,也就是说泽连斯基只是为了给自己增加筹码。

杜宾斯基的言论引起了很多的共鸣。

也有人指出在今年1月乌克兰还没有落入下风的时候,主动提出要求欧洲和美国作为和谈方,所以不排除泽连斯基是别有目的地说这句话。

对于乌克兰想找中国"参加谈判"的说法,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此前表示:

中方乐见一切致力于乌克兰和平的努力,包括美俄达成关于启动和谈的共识。

日前中方也强调过"所有当事方和利益相关方应该加入",同样包括乌克兰在内。

中方的表态和其他国家勾心斗角、到处寻找漏洞以及拉阵营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只是来分利益的。

而当美媒认为美乌两国已经撕破脸皮之际,乌克兰的态度却光速改变了。

20日泽连斯基主动宣布:他当天和美国派遣的特使基思·凯洛格举行了会晤。

这次会晤非常融洽,乌克兰和美国已准备好与美国总统就投资和安全问题达成一项强有力的、真正有用的协议。

从拒签协议到同意,前后仅过了一周时间,这也被认为泽连斯基态度有了很大转变。

无论他因为什么原因态度大变,对于美国战后"接管"乌克兰的命运已经八九不离十了,就看是以什么方式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