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恐袭后,印度不由分说就将矛头指向巴基斯坦。从莫迪政府的动作来看,印方似乎有意扩大局势,巴基斯坦开始做最坏准备。日前,巴基斯坦防长阿西夫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印度的"军事入侵"已经迫在眉睫,巴方必须做出一些战略决策,目前已增派兵力,正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同时北约强国土耳其也积极援助了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接受采访
从目前来看,咄咄逼人的是印度,巴基斯坦方面是被迫回击。
恐袭事件发生后,印度迅速采取行动,向克什米尔增兵自不必说,印度海军还在阿拉伯海试射"布拉莫斯"超音速导弹,将"维克兰特"号航母前推至距巴基斯坦海岸仅300海里处,这个距离意味着舰载机只需20分钟即可飞抵巴境内目标。
在空中力量方面,印度空军在边境地区频繁进行战备演习。苏-30MKI与"阵风"战斗机编队轮番演练对地攻击战术,针对性极强。
至于非军事手段,则更显阴损。单方面撕毁《印度河水域条约》后,印度在事先未通知情况下,在克什米尔上游开闸泄洪,这种"以水为兵"的做法,被巴方斥为"水资源恐怖主义"。除此之外,印度还关闭边境检查站、禁止给巴公民发放签证、驱逐巴基斯坦军事顾问等。这一系列动作表明,莫迪政府似乎有意将局势扩大化。
印度可能是首批和美国签协议的国家
而且,印度政府完全有将冲突扩大化的动机。首先,原本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直就有矛盾,克什米尔就是根源,近80年来,双方为争夺该地大的战争就有五次,小的更是不计其数。
再者,面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大棒,莫迪政府现在确实有点应付不来。最新消息显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许多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已针对避免美方加征关税,提出了"非常好"的提议,首批与美国签署贸易协议的国家之一很可能是印度。
若是莫迪政府对美国做出巨大让步,印度国内出现经济增速放缓、失业率攀升等问题是必然。而通过制造外部危机转移国内矛盾,是印度政府屡试不爽的套路,当年主动挑起中印边境冲突就是例子。
所以刚开始巴基斯坦还保持克制,愿意配合对恐袭事件进行调查,甚至呼吁中俄以及西方国家介入,但随着印度步步紧逼,巴方怒了,也开始向克什米尔地区调派装备。
中械155卡车炮团亮相
据国外社交媒体出现的画面显示,在距离印巴实控线不足80公里处,巴基斯坦陆军数十辆SH-15车载加榴炮在机动部署。这种新型火炮可在半小时内对印军前沿阵地形成火力覆盖。
巴空军还在一周之内启动了3次大型演习。4月28日,巴基斯坦发布航行通告,关闭拉合尔和伊斯兰堡之间的空域,中部空军司令部将举行为期2天的实弹战术空战演习。此前,巴空军南部和北部空军司令部也举行了类似的大型空中演习。
这几场演训的意义不言而喻,既是警告印度不要轻举妄动,也是做最坏准备,提前热个身。巴铁道部长还公开警告印度,130枚核武器不是摆设,"你们断我们的水,我们就让你们断气"。
与此同时,巴基斯坦还找上中方。王毅外长在与巴外长比拉瓦尔通话时,连续给出三个"支持":支持巴方反恐努力、支持维护领土完整、支持通过对话解决分歧。这种明确表态给巴基斯坦吃下了定心丸。同时也算明着警告印度,不要继续把事情闹大。
从目前来看,巴基斯坦是两手准备,一边在军事上做最坏打算,一方面也寻求国际帮助尤其是中国的帮助,向印度施压避免印巴局势升级。
土耳其C-130军用运输机
巴基斯坦的外援也迅速就位,27日北约国家土耳其派出7架C-130军用运输机,降落在巴基斯坦军用基地,上面装满了各种便携式反坦克导弹和制导炸弹。
可能很多人会意外,但巴土两国一直有很深的防务合作。2016年土耳其政变时,当时土军原飞行员加入了政变军,巴方派出空军驾驶土军战机,帮埃尔多安稳住局面。所以,当巴基斯坦有难时,土耳其自然义不容辞。此外,土耳其还能通过军售增加经济收益。但不论土耳其动机如何,在印巴局势紧张之际,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军事援助,必定会给印度带来不小的压力。
从目前来看,印巴都是有核国家,因为克什米尔恐袭事件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不大,但印度是个不稳定因素,尤其是水源争端、克什米尔主权问题短期内无解,再加上关税问题,不排除双方会发生小规模冲突,危险程度基本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