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俄乌迎来了2022年3月以来首次直接会谈。回顾2022年3月同样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直接谈判,当时俄乌双方近乎达成协议,但据称在时任英国首相约翰逊的干预后,乌克兰方面放弃与俄罗斯达成的协议。此次伊斯坦布尔2.0会谈是否有望为结束延宕3年多的乌克兰危机奠定基础,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有分析认为,俄乌双方在伊斯坦布尔会晤意味着乌克兰有意回到2022年的谈判议题。如果乌代表团在此次谈判中寻求俄乌双方共同点,可能会比伊斯坦布尔1.0取得更大进展。与乌克兰危机爆发初期相比,现在的外部环境可以说非常有利于推动危机走向终结。其一,美国对乌政策发生了显著性转向,由支持冲突转向结束冲突;其二,受美国影响,欧洲也开始调整其对乌政策,致力于推动冲突结束。

我个人是比较看好此次俄乌伊斯坦布尔2.0会谈的,虽说无法结束危机,但至少有利于局势降级,最理想的结果是实现停火,并建立起长期、有效的磋商机制。有迹象表明,欧盟似乎也对此次俄乌谈判持乐观态度。5月14日,有英媒报道称,欧盟计划自6月6日起对来自乌克兰的进口商品提高关税,同时大幅缩减对乌克兰预算至关重要的农产品免税配额。

可以说,欧盟这一决定传递出的信号不简单。为支持乌克兰对俄战争,并减轻乌财政压力,欧盟对乌进口商品给予了免税优惠。虽说这一决定引发了欧洲农民极大不满,但欧盟还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在俄乌直接谈判重启的背景下,欧盟计划取消乌克兰的关税优惠待遇,这从侧面说明欧盟认为冲突有望在今年内结束,所以也就没有继续舍己为人的必要了。

由此可见,即便与俄罗斯的冲突结束,乌克兰仍面临巨大压力,而这些压力来自于"盟友圈"。欧盟大幅提高对乌克兰进口商品关税本质上和美国要求乌克兰签署矿产协议是一样的,即要求乌克兰偿还此前它们提供的援乌资金。其实说白了,在西方眼中,乌克兰的定位随着冲突结束发生了改变。冲突时,乌克兰被视作削弱俄罗斯国力的一个工具,而在冲突结束后,乌克兰沦为了"债主",需要偿还各种债务。

另外,此时泽连斯基最应该明白的是,乌克兰"入盟"之路道阻且长,而那些成天吹嘘"乌克兰将成为欧盟一员"的欧洲政客实际上是在PUA乌克兰。或许等到哪一天乌克兰彻底还清了所有债务,经济状况稳定且持续向好,才有望成为欧盟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