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在特朗普政府对印度祭出50%关税大棒仅三周后,印美贸易谈判于9月16日在新德里重启,同日,印度总理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还通了电话。而这一天恰好是莫迪的生日。

"积极且具有建设性"的会谈叠加时隔三个月来的首次公开通话,不仅打破了双方持续数月的僵局,更引发外界对两国关系出现转折的广泛猜测。

紧接着,《印度时报》20日报道称,由印度商务和工业部部长皮尤什・戈亚尔率领的高级别代表团将于2025年9月22日访问美国,旨在推进正在进行的贸易谈判,并争取早日达成互利协议。

美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高额的关税似乎已经对双方贸易关系产生了冲击。根据印度商工部最新公布的数据,8月印度对美出口额从7月的80.1亿美元下滑至68.6亿美元。印度出口商警告称,美国关税政策对印度商品出口的全面影响将在9月显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在谈判中的核心关切逐渐清晰。  

印度基金会理事,印度前联合国防参谋长,退役海军中将谢卡尔·辛哈在接受观察者专访时明确表示,多数限制性措施都是美方采取的,因此美国必须先退一步,而印度必须清楚地告诉美国,印度的红线。

谢卡尔·辛哈 观察者网

辛哈指出,印度有四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第一,农业。印度不能因开放农业市场而让农民受苦,"这是不可接受的"。

农业部门支撑着印度约42%人口的生计,也是莫迪政府重要的政治基本盘。扩大美国农产品准入可能冲击本土农业生态,这是印度无法妥协的。

第二,渔业。印度是鱼、虾的出口大国,出口到许多国家,必须得到保护。

第三,乳制品。

辛哈表示,印度乳制品已多年实现自给自足。"如果美国想在这里销售乳制品,根本卖不出去。为什么要给印度乳制品行业制造麻烦?"

他强调,印度的牛奶产量已经高到可以出口到邻国,"我们的奶酪、黄油也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比美国更便宜。我们不可能从他们那里购买"。

此外,出于文化和宗教的原因,印度对于乳制品进口有着严格规定,要求进口牛奶必须认证来源奶牛未食用动物性饲料。印度传统上饲养草食牛,而牛奶在印度多数印度教徒眼中具有宗教神圣性。

第四,能源。印度会继续从俄罗斯购买石油,除非美国能提供同等价格的替代方案。

他同时指出,说印度在帮助俄罗斯打仗是错误的,并批评西方双重标准:美国可以花更多钱购买石油,欧盟也是如此,而印度没有那么多钱(买高价石油)。他认为,美欧屡屡拿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说事儿,"是一种虚伪,这种虚伪必须结束"。

事实上,2025年上半年印度从美国进口能源已达66亿美元,同比增长70%,但这未能打动特朗普政府。

尽管在核心利益上寸步不让,印度仍为谈判保留弹性空间。辛哈透露,可能在动物饲料等边缘领域做出有限调整,毕竟印度稻谷脱粒后的秸秆非常便宜,有时甚至被扔掉,美国相关产品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他认为,印度或许还会在非农业领域做出一些让步,同时在高科技领域寻求更广泛合作。

"如果你(美国)想要生意,我们会给你很多生意。也许我们可以购买更多技术。我们已经在'美印关键和新兴技术倡议'(iCET)中合作。技术需要资金支持,所以可以说,'好,我们给你这么多亿美元的订单',也许不是在农业领域,但总金额会很高。"辛哈说。

但在此之前,"美国会继续施压,威胁说要这样做、那样做。但印度不接受任何威胁,不会屈服。尤其是现任总理,他不会允许任何影响印度民众的事情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谈判重启当天,特朗普和印度总理莫迪打了通电话,向他送上生日祝福。莫迪也通过社交媒体积极回应。德媒上月底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特朗普近期至少四次尝试与莫迪通话,但后者拒绝与他交谈。

谈及这一转变,辛哈表示,莫迪是个很忙的人,经常出差。而且,贸易谈判不能在电话上进行。当时的情况是,他们除了贸易,没什么可谈的。

辛哈说:"那天是他的生日,他接了电话,但一般国家元首不会直接接电话,而是由别人转接。如果他当时在忙,他会说'等一下,我还有两三个重要的事情要做。'这很正常。谈论'他没接我电话'就像小孩子的行为,不应该这样做。"

2025年2月,莫迪和特朗普在白宫会晤。 视觉中国

特朗普再次上任以来,美国对印度的姿态愈发咄咄逼人。与俄罗斯相关的制裁威胁、美国与巴基斯坦关系的进展、美国对印度加征高额关税等一系列事件让美印关系陷入低谷。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的多名成员,包括美国财长贝森特、特朗普的贸易和制造业高级顾问纳瓦罗多次发表针对印度甚至莫迪的不友善言论。

不过,9月初以来,双方关系似乎开始解冻。随着戈亚尔即将访美,两国贸易谈判或将进入关键阶段。辛哈预计,人们很快会看到结果,可能是继续维持50%关税,也可能降至35%。

然而,正当印美贸易谈判重新获得动力之际,特朗普在最可能伤害印度的服务领域突然发难。

19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将要求企业为每份H-1B工作签证每年支付10万美元费用。数据显示,去年印度是H-1B签证的最大受益国,占获批受益人的71%。

这一政策若实施,不仅将直接冲击印度IT服务出口,还可能削弱印度在全球科技产业链中的竞争力,给刚刚出现缓和迹象的双边经贸关系蒙上阴影。

印度外交部20日迅速回应,希望美国能够"妥善解决",并表示正在研究该政策的全部影响。

IT行业组织印度国家软件与服务业企业协会(Nasscom)同日指出,该政策的仓促落地将影响印度公民,并扰乱印度技术服务公司在美国境内进行中的在岸项目的连续性。

如今看来,印度在贸易谈判中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一方面要守住红线,一方面又要应对服务业新挑战。如何在坚守核心利益与缓解外部压力间找到平衡,或将成为印度政府接下来的重要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