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乌总统泽连斯基签署总统令,正式启动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的程序。虽然还需要乌最高拉达审批,但放当前战争形势下,议会只是走程序,不可能不批准。

中国人民都经过了《地雷战》电影的启蒙,知道地雷这东西,很便宜,很容易造,但是能给敌军带来很大麻烦,不仅杀伤人员,更难的是,对敌军心理上的震慑。

随着技术的进步,地雷越发采用各种先进技术,威力越来越大,发现越来越困难,给参战军人和战后平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比如美军在越战中大量使用蝴蝶雷,还没有成人巴掌大,丛林中很难发现,给越南军民带来了很大杀伤。

最近几十年,除了越南,阿富汗、柬埔寨、也门等国也长期遭受地雷问题的困扰,每年都造成许多平民伤亡。

《渥太华禁雷公约》大致是什么内容

《渥太华禁雷公约》是1997年12月3日在加拿大渥太华签署的,旨在全面禁止杀伤人员地雷的国际公约,1999年3月1日正式生效。截至2007年,已有155个国家签署了该公约,126个国家批准了该公约。其主要内容包括:

1.禁止杀伤人雷:缔约国禁用杀伤人员地雷,唯一例外是各国可为排雷培训目的,保留或转让少量杀伤人员地雷。

2.销库存、标雷区、扫雷:条约规定,库存杀伤人员地雷将在公约生效后的4年内销毁,现有雷区在10年内清扫干净。缔约国应尽力查明雷区,并标明雷区边界,并用围栏或其它方式保护起来,阻止平民进入,直至扫雷完毕。

3.提供扫雷援助:有能力的缔约国应为排雷项目,设置雷区警示,以及为各国地雷受害者的治疗康复提供经费或技术援助。

4.联合国监督:缔约国须每年向联合国秘书长汇报今年国家在销毁地雷、排除雷区干了什么事,采取了哪些措施。为促进排雷,各缔约国还必须提供有关其过去所生产地雷的详细技术信息。

为什么乌克兰此时宣布《渥太华禁雷公约》

第一,事实上已经退出。俄乌冲突中最具威胁性的是大规模使用地雷,乌克兰成为全球地雷部署最多的国家。沿着乌东的整个战线,虽然大部分是俄罗斯布设,但乌克兰在阵地战中也在使用,给俄军带来了不小的杀伤。

第二,作战战略上即将由进攻转为防守。俄罗斯之所以大规模使用地雷,是因为兵力不足的问题。而乌克兰之前不愿意大规模布设地雷,是因为在自己国土上,要考虑战后重建的问题。而且,乌克兰依托西方军援和情报,打的很主动,雷区反倒限制了自己行动。问题是,现在西方军援跟不上,不得不从战略上转为防守态势,地雷的大规模使用就排上日程了。

第三,地缘政治的长期考量。自2022年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欧洲地缘政治格局持续震荡。所有毗邻俄罗斯的国家,边境线压力骤增,军事防御需求成为其政策核心。乌克兰不可能从俄罗斯旁边搬走,以后停战了,还是面临长期防御的问题。而特朗普政府对北约的"交易式"态度,更令包括乌克兰在内欧洲国家陷入安全焦虑。这次特朗普反复要求成员国提高军费至GDP的5%,已经通过了,但这动摇了欧洲对美国安全承诺的信任。在此背景下,乌克兰要开始重新评估自身长期防御策略,地雷就是个很具性价比的防御武器了。毕竟,坦克导弹飞机,那些东西,实在太耗钱了。

同理,波罗的海国家还有,东欧其它国家,面对永远肚子饿的北极熊,只有把地雷沿边界线都埋上,才能睡的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