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以后建议少去看望兄弟姐妹,可能这种说法会有人觉得"太现实",也有人说"戳中了心坎"。

其实这话不能一刀切,不是让大家断了亲情,而是人到晚年,得学会给彼此的生活"减负"。

先说说为啥会有这种建议吧。咱们这代人,兄弟姐妹多的,年轻时互相帮衬,谁家有事都往前冲。

可到了60岁,情况不一样了。你这边想着"好久没见,去串串门",说不定人家正犯愁呢。

比如有的兄弟姐妹要帮子女带孙子,一天忙得脚不沾地,你上门了,人家得腾出手招呼,累得慌;还有的身体不好,你去了总得陪着聊天,聊久了人家精力跟不上,又不好意思说。

更关键的是,年纪大了,各家都有自己的"小日子"。以前兄弟姐妹间聊的是"谁家孩子考大学""谁家盖房子",现在聊的可能是"退休金多少""看病花了多少钱"。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比如你说自己退休金够花,身体也硬朗,说不定对方正为医药费犯愁,心里难免不是滋味。

还有的会聊起过去的旧事,比如当年父母分家产的事,本来都过去了,一提起又容易闹矛盾,何苦呢?

但要说完全不联系,那也太极端了。亲情不是说断就能断的,关键是换种舒服的相处方式。

比如别再像以前那样"说走就走",提前打个电话问问:"下周我有空,你那边方便不?想跟你唠唠。"这样对方也有准备。

见面也不用非得在家做饭,找个附近的公园坐坐,或者一起去吃碗面,简单又轻松,还不用麻烦人家收拾。

要是身体不方便,或者住得远,视频通话也是个好办法。

不用聊太久,十分钟二十分钟,看看彼此的状态,说说最近的小事,比如"我今天去公园散步,看见花开得特别好""你上次说的那个降压药,我问了医生,说效果还不错",这样既联系了感情,又不会给对方添负担。

说到底,60岁以后的亲情,拼的不是"见面次数",而是"互相体谅"。

年轻时为生活奔波,没太多时间顾着彼此;老了有时间了,更该懂得"恰到好处"。

不勉强别人,也不委屈自己,让亲情像一杯温茶,不烫嘴,却暖人心,这才是最好的相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