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不知不觉,今日2月18日,太阳将会到达黄经330度,意味着我们正式进入了雨水节气。今年雨水交节的具体时间为2025年2月18日18时06分18秒,农历正月廿一。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雨水"做出了明确的解释:"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是立春后的一个节气,春天五行属木,代表生长和萌发,而水是万物生成的根源,进入雨水节气,东风带来温暖,使冰雪融化,水汽上升遇冷凝结成雨,故得名"雨水"。

俗话说"雨水节,回娘家",雨水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样也是民间传统节日,这天有着"回娘家"的习俗。这一习俗尤其在川西一带尤为盛行,当然,回娘家并不是简单的看望父母,而是要为父母"接寿"。接寿,顾名思义,即为父母祈求长寿之意。女婿在这一天通常会送上一丈二尺长的红绸带,寓意"月月红",希望父母安康长寿。除此之外,还会赠送藤椅、罐罐肉等寓意吉祥的礼物,这些雨水节气的习俗,反映了人们对"孝道"精神的重视。

老话说"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雨水节气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正值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同样也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时节能够有适量的降雨,那么对于庄稼的生长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利的。无论是对于春播作物还是春收作物,此时的雨水不仅能够滋润土壤,还能为农作物提供必要的水分,促进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除此之外,雨水节气位于春季初期,天气经常多变,乍暖还寒,因此在关注农作物生长情况的同时,还要注意自身的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以免受到风寒的侵袭。

今年的雨水节气不一般,属于"晚雨水",那么什么是"晚雨水"呢?

雨水节气常在每年的阳历2月18日至20日之间交节,相对于较为固定的阳历时间,雨水节气在农历的交节时间就显得尤为不固定,主要这是受到了农历"闰月"的影响。按照古人的说法,如果雨水交节的日子在农历正月的上旬,那么称为"早大寒";如果雨水节气开始的日子在农历正月的下旬,则为"晚雨水"。今年雨水交节的农历时间为正月二十一,很明显这是正月下旬的日子,因此,今年是"晚雨水"。

民谚说"早雨水,雨水寒;晚雨水,雨水暖",意思是说如果雨水交节的时间在农历正月的上旬,那么根据古人的经验,这预示着接下来的天气依旧会比较寒冷,导致落下来的雨水也是冰冷的;相反,如果雨水节气开始的时间在农历正月的下旬,那么这预示着接下来的天气会比较暖和,落下来的雨水也会因此比较温暖。虽说"雨水寒"和"雨水暖"的说法比较夸张,但为了突出雨水节气天气"冷暖"的天气特点。

在古代没有天气预报,古人就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总结出了很多观察天气的经验,就以这些经验来推测之后的天气走势,以便更好的进行农耕生产。

老话说:"雨淋雨水头,遍地起坟头"。雨水节气下雨有啥预兆呢?

从字面意思理解,这句话似乎预示着如果雨水节气这天下雨,将会带来不好的结果,甚至可能出现灾祸,导致人口伤亡。